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539 6
2011-03-21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时,通过其严密的逻辑得出是生产相对过剩造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并认为资本主义本身必将不能通过其内部调整而解决危机,最终被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凯恩斯在《通论》中将危机的罪魁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他是通过他所谓的三条基本定律得出这一结论的,并认为**可以通过其这政策调节主要是扩展性的 财政政策弥补这一需求不足,从而将经济从危机之中拉出来。到目前为止,凯恩斯主义的政策调节总的来说是被验证了的。怎么看待这两位大经济学家看法中间的关系和区别?                                       ——一个经济学科班学生的求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21 20:43:44
这不是很明白的么?马克思提出了掘墓人的概念,而凯恩斯是以市场的挽救者出现;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是,都成了特色的市场特色**的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8 13:12:47
老马从根本揭示了问题,假设了厂家不断的投资,扩大,忽视其他。
而凯恩斯在《通论》潜在假设了厂家生产与消费者需求是相等,但是因为消费者消费不够造成的,
这个假设是有问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2 16:35:00
凯恩斯主义政策造成的滞涨,说明这个理论有问题。将最终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归结为心理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他没有再能前进一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2 19:54:40
生产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总需求。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进口。因为本国的进口表示国外厂商的供给。总需求就是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支出,因为支出代表对一定产品的购买。总需求=消费+投资+**支出+本国出口。凯恩斯认为,在现实经济中,总需求往往小于总供给。
因此 生产相对过剩是从供给的角度提出的 有效需求不足是从需求的角度提出的
不能混为一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6 14:58:43
生产相对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是硬币的正反面,所有的经济体从严格意义上讲都是封闭的,到目前为止地球经济相对于地球之外仍是孤立的。对于一个孤立的经济体来说,生产应当等于所有的需求(正常的需求+预防意外的需求)在一定的生产周期内,比如说10年、或者20年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一部分人占有了超出其个人正常需求+奢侈需求以外的财富(生产品)致使大部分人连生存需求也不能满足,生产的目的不明确了,为了生产而生产,生产的过程不可避免的被打断,经济危机发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