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钠电特性决定其定位为储能及铅酸替代,对当前锂电市场影响小
钠与锂性质接近,其理论能量密度及体积能量密度均低于锂离子电池,但钠的资源禀赋优势使其具备未来可能的成本优势。目前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多为 90-140Wh/kg,循环次数 1000-4000,优于铅酸电池但逊于锂离子电池。钠电的低能量密度及资源禀赋优势决定其未来的应用场景为储能与铅酸替代,主要作为当前锂电体系的补充,对锂电市场空间影响甚微。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市场空间增长主要由动力电池驱动,未来五年需求增速维持在 35%以上。
⚫ 钠电具备潜在的原材料成本优势,但全生命周期成本受限于循环性能有机系钠离子电池体系与当前锂离子体系相比,除隔膜与电解液溶剂外均存在明显差异;其原材料优势主要在于将锂盐换成钠盐,且铜箔换成铝箔;我们测算当前的价格体系下对比磷酸铁锂电池约对应 25.3%的理论原材料成本优势,其中 14.1%源于正极,10.5%为铜箔。但钠离子电池的低能量密度及循环性能对应更多的辅材消耗以及更高的度电成本。磷酸铁锂优异的循环寿命使其全生命周期的度电原材料成本仅 0.02-0.04 元/kWh,远低于钠离子电池的 0.05-0.3 元/kWh。若钠离子电池要在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上具备优势,其循环寿命至少应该为磷酸铁锂电池的 75%以上,对应 7500-11000 次以上。
⚫ 投资建议锂资源重要性凸显,主流技术路线仍保持优势地位。建议关注国内盐湖提锂龙头科达制造;技术领先的锂电龙头宁德时代;锂电产业链龙头企业天赐材料、德方纳米、恩捷股份、星源材质。
⚫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储能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