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0795 16
2021-08-12
悬赏 5 个论坛币 已解决
西方经济学小白,最近刚开始学习微观。想不明白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处于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处于平均可变成本之上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说短期供给曲线和这一范围的边际成本曲线是等同的呢。图为书中的描述。感谢!
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jpg


最佳答案

alackcat 查看完整内容

1、首先咱们回忆一下所谓的供给曲线是什么?表示的是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为什么可以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来表示。 2、对于完全竞争厂商来说,我们知道有P=MR,所以它的短期均衡条件MR=SMC就可以表示为P=MC(M)。接下来咱们分析一下这个式子: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P上,完全竞争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Q,使P=MC(Q)成立,从而实现最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8-12 10:26:50
1、首先咱们回忆一下所谓的供给曲线是什么?表示的是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为什么可以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来表示。

2、对于完全竞争厂商来说,我们知道有P=MR,所以它的短期均衡条件MR=SMC就可以表示为P=MC(M)。接下来咱们分析一下这个式子: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P上,完全竞争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Q,使P=MC(Q)成立,从而实现最大利润。

3、也就是说,在价格P和厂商的最优产量Q(也就是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量)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厂商的SMC曲线恰好准确的表明了这种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短期供应量之间的关系。

4、总之,就是基于上面说的P=MR=SMC之上的。

不知道这样解答,能否为您解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8 11:52:34
边际成本曲线是什么形状的?
西方经济学认为是U形的——但是这与实证严重不符。
实证中可以知道边际成本曲线是L形的居多。
为什么会是这样?
U形边际成本曲线以劳动边际产量递减为前提,自然会得出边际成本(主要是劳动成本)递增的结论。
但是,现实中,在一定产量范围内(生产能力之下),企业的劳动人数是固定的(可以理解为总劳动成本不变),这意味劳动边际成本是0。
这里不再存在边际产量的问题(人数固定边际产量无穷大——对应边际劳动成本为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8 11:58:20
当边际成本曲线为L形时,不再存在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化的问题。
此时:价格大于边际成本,产量越多,利润越多;价格小于边际成本,产量越少,利润越多;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利润不变。
完全竞争条件,在一定价格范围(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或平均成本),企业一般是尽量生产。总体生产量很难确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8 11:59:23
异于教科书的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短期行业均衡点
教科书中的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短期行业均衡点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为了找到行业在短期中的均衡,我们把上一节得到的市场供给曲线拿过来,找到它与市场需求的交点——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现代方法》)。
供给曲线是错误的,由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得到的均衡点当然是错误的。
那么什么样的均衡点是正确的呢?
短期意味厂商数量一定,生产能力一定。一定时期的生产量小于或等于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对应的生产量为最大生产量。
对生产者而言,在实际生产中,其生产能力以下的边际成本曲线多数是L形的,极少U形的。所以我们假设生产能力以下生产量的边际成本曲线是L形的(这样与多数实际相符)。
我们用以下参数分析均衡点:最大生产量,最大生产量出清对应的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需要量(餍足点,下同)。
假设最大生产量出清对应的价格高于单位变动成本——价格等于单位变动成本为理论停止营业点。
假设最大生产量小于需要量——非餍足假设,生产能力不能满足需要。
假设以最大利润为原则进行生产。
假设生产可以持续(经济利润大于或等于零)。
假设市场出清(生产全部销售)。
根据以上假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如果经济利润为零时的生产量大于最大生产量,此时均衡点是最大生产量及最大生产量出清对应的价格,此时经济利润大于零。
如果经济利润为零时的生产量小于最大生产量,此时均衡点是经济利润为零对应的生产量及该生产量出清对应的价格。
如果经济利润为零时的生产量等于最大生产量,此时均衡点是最大生产量及最大生产量出清对应的价格。
以上的均衡点只是理论上的存在。
现实世界的生产往往是不均衡的,生产量在变,价格在变。现实世界生产能力有一个从少到多的过程,生产能力会改变而不是不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8 12:00:24
边际成本曲线是U形的——经济学诡异的事件之一
对于有一定成本核算经验的人来说,边际成本曲线最常见的是L形的,很难发现U形边际成本曲线。
在正常生产的产量范围内,边际成本多呈L形的水平部分,也就是说边际成本曲线在正常生产产量范围内是水平线。
边际成本曲线为水平线,该曲线方程是:
MC=dC/dQ=A
MC边际成本,C总成本,Q产量,A常数。
可以得出:C=AQ+B
B常数,应理解为固定成本。
显然A其实是单位变动成本。
一般而言,市场价格会大于单位变动成本;极特殊情况,也可能有市场价格低于单位变动成本的时候(不会存在很长时间)。
企业利润有如下计算公式:
π=(P-A)Q-B
π利润,P价格,A单位变动成本,Q产量,B固定成本。
根据以上公式,理论上:当价格P大于单位变动成本A时,生产者生产越多,利润越多,应尽量多生产。当价格P小于单位变动成本A时,生产者生产越少,利润越多,应尽量少生产甚至不生产(产量为0)。实际可能要考虑各种综合因素决定如何生产,生产多少。
当边际成本为常数时,理论上没有一定产量下的利润极大值。当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时生产越多利润越多;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无论生产多少利润为负常数(固定成本);价格低于边际成本时生产越多利润越少(亏损越多)。一般而言,在价格接近边际成本时,企业生产意义不大,或许停产更好。
以上情况在企业生产中比较常见。
但在经济学中,研究企业的边际成本时,不取边际成本曲线是水平的那一段,却取U形中的斜向上的那一段,起点是单位变动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注:他们认为单位变动成本与边际成本不相等)。这真是非常诡异的事件。
经济学不研究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生产情况,却研究虚拟的情况,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对于初学者而言,可能认为斜向上的边际成本曲线是现实中经常出现的呢——其实现实世界很难看到。
更为离谱的是,斜向上的边际成本曲线竟然被认为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供给曲线。
事实上,完全竞争条件下,整体而言,供给曲线与整体斜向下的需求曲线重合,是整体需求曲线的一部分;个体而言,供给曲线是水平的需求曲线的一部分。需求曲线移动,供给曲线随之移动。
经济学在边际成本问题上,完全脱离了实际,搞成了荒谬的理论,不知欺骗了多少学子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