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把人民币列为储备货币的国家,就是要保持巨额逆差!
全球已经有70余国把人民币(国外称CNY)列为储备货币[1]。2021年俄罗斯财政部指出,该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将完全清空除人民币以外的美元,欧元外的其它外汇资产。而人民币在巴西的外汇储备已经列居第二大外汇储备货币。
中国对这些70余国把人民币列为外汇储备的国家,那么就要坚决和这些国家保持贸易逆差,而且逆差越大越好。理由是:
(1)人民币要走向世界,必须要使净流出的人民币越多越有利。比如尽最大可能的使以人民币为外汇储备的国家收取更多的人民币,而这些国家又用人民币同其它国家进行经济互动,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在全球的流动性,增加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这使得人民币从这些国家向全球扩张。这对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推进人民币走向世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让更多的人民币流向世界,就是应该对以人民币为储备的国家保持贸易逆差。只有逆差才意味人民币净流入这些国家。只有逆差越大,走向世界的人民币就会越多。
(2)我国向上述国家出口商品,将导致我国接受的是人民币。而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流通货币,不属于外汇储备。同时外汇占款是人民币发行的一个渠道。而我国接受的人民币等于又开了一个人民币流入的渠道。赚的越多,对中国市场冲击越大。因为流入过多的人民币,等于在人民币已经达到饱和的市场又增加了多余的货币。其意义无非等于央行多印钞,等于央行又向市场投放同样量级的人民币。既然对上述国家出口赚来的是人民币,不对外汇储备做贡献。同时又有导致通货膨胀的预期,为何要保持顺差?!
(3)对上述国家保持贸易逆差,可以使西方国家减缓对中国的压力。由于对上述国家贸易逆差,对中国外汇储备毫无影响,但却可以使我国对外宣传中占据主动,每年数千亿美元的顺差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我国经济打压的一个借口。
要指出的是:2020年我国全年贸易顺差为5350亿美元,2021年为6764亿美元,2022年为6686亿美元。仅这三年的贸易顺差就达到1.88万亿美元!
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是西方炒热“中国经济威胁论” 的渲染基础,使一些西方国家患了对中国的焦虑症。而对以人民币为支付手段的国家,对它们保持巨额逆差也是减缓西方对中国进行打压的借口,同时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多寡不产生影响。国家应不鼓励出口上述国家,这些国家对我国贸易顺差也是使这些国家对中国产生吸引力,加强了彼此间经贸联系的润滑剂。同时我们也尝尝印钞换商品的滋味难道不香吗?
如果人民币流出的过多,央行当然可以考虑印钞。把人民币发行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正是学者们多年以来所期待的吗?
所以综上,笔者认为对那些把人民币列为储备货币的国家,坚决保持逆差。逆差越巨量越好!(赵纪平供稿)
[1] 位居全球第5,70余国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人民币在国外叫什么?
2022-07-01 来源:数字财经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