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爪 发表于 2011-9-9 00:51 
个人感觉,楼主似乎和05-06年前后一篇“计量论文写作和发表的黑客教程”的思路有相似的地方,可以搜下。
...
时代变了,从某种角度是进步了。
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强迫我去学书法。那时候,我连字都不认识,何况是繁写体的碑帖。大家懂的,孩子总是喜欢玩,如果写一二三还凑合,但很多繁体字笔画太多了。比如郁闷的郁(鬱),那真是太“鬱闷”了。
后来,随着学校课业压力越来越大,我和家人都放弃了。直到我初中假期的一天看到了一本钢笔字帖,我深深被行书的魅力吸引,自己主动学习和临摹。长大后,我觉得书法是一种美,能看出美在哪里。
我们想学习和运用计量差不多也有这个过程。一开始,很多人是被迫的,懵懵懂懂就开始用了,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说实话我学书法的时候绝大部分字不认识,写字就是在描花。但是这种低水平的简单重复,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很差——我逐渐有了兴趣和感觉,能比不练字的人更好地体会结构和韵律的美感。搞计量运用的人,不仅需要知道推导,更应该在无数次实践和错误中理解实证经济学的美。
其实用错或者解释错计量结果不是啥大事(尤其在做学生的时候)。现在国内的计量运用越来越多,虽然用得对和用得好的还是少数,但总是在不断进步中。我和为菊,当然还有很多正在练习的人一样,都还在不断犯错,但这是学习和成长的代价。
从我角度看,为菊对计量的认识处于“临帖”的前期阶段,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很勤奋和认真,达芬奇有没有画过1000个鸡蛋我不知道,但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但凡一门技术都是要靠练的——无数次的失败和被批评。我练书法的时候不知道写坏过多少毛笔,被撕烂过多少作品。我相信这些付出还是有成效的——只不过这是长期的事。
我希望大家能把质疑和批评的焦点集中到研究本身,而不是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