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505 0
2024-10-18
一些学者认为,专利数是企业当年和历史相关研发支出的函数( Hirshlifer等,2013) 。因此,以专利授权数量与专利申请数量的比值( IE1)、专利申请数量与当年及前两年研发支出之和的比值( IE2)、专利申请数量与当年及前一年研发支出之和的比值(IE3)来衡量企业创新效率( Innovation Efficiency)。由于创新效率数值较小,为了便于观测创新效率,将IE2和IE3均扩大10。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Patent1为专利申请数量, Patent2为专利授权数量,专利授权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同时还受审批、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专利授权具有滞后性,第t年的专利授权数量并不能准确反映第t年的创新水平。很多企业当年申请,专利授权获批并非只发生在当年,而是未来如干年,如t+1,t+2和t+3年。由于专利数据库中我们可以定位到某一项专利当年申请而在当年以及未来三年授予的数量,因此我们采用当年以及未来三年的专利授予数量来度量企业当年的创新水平。




本文对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分别取对数,得到测度企业创新水平的两个指标LnPatent1和LnPatent2。


参考文献

[1]姚立杰, & 周颖. (2018). 管理层能力、创新水平与创新效率. 会计研究(6), 8.

数据说明

全部A股2008-2023年数据
注:由于
专利授权需要用到t+3年,Patent2实际可以用到2020年
结果说明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