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787 0
2024-11-18

4987.同电相聚,还是同电相斥?

2024.11.18

分析化学元素形成的原因,我认为同电相聚是基本动力。但是,仅仅依靠质子的偏电荷属性还不足以形成高端核素(事实上没有纯质子组成的高端化学元素),还要有巨光子组合体(中子)与质子的交叉组合才能形成所谓强作用力。我为不同化学元素形成找到的外部条件是不同的重力环境,不是无限大,而是一定的区间范围。

我认为,同电相聚产生电子、原子和星球,而不是万有引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产生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也不是万有引力。引力是有选择性的,对立的还有排斥力、离心力,所以否定了万有引力。

我没有学习过中学物理,自修的大学物理,也是囫囵吞枣,依靠常识理解。所以没有条条框框束缚,喜欢推陈出新。

我五十七岁以前主攻社会科学,有系统的马列、毛泽东思想和历史功底,不迷信任何权威,喜欢辩证思维。所以,《探索集》几乎是批判集。

我不赞成核聚变需要高温高压,外太空有什么高温高压?甚至是低温无压,不是也诞生了初始化学元素?

我赞成同极相斥,而不是同电相斥,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是传统物理糊涂?还是我糊涂?

没有人类,自然界也形成了各种化学元素和星球、星系。我们耗费巨资搞什么“聚变能”,数十亿资金只是烧开了几壶水,还不知道源于核聚变,还是核裂变!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核聚变不需要高温高压,只需要适当的能量积聚和重力区间。离子形态的“氘”、“氘”可以自发的聚变为“氦4”,没有任何能量释放。“氘”、“氚”和“氦3”永远不会聚变为“氦4”,因为不符合客观规律。“氘”、“氚”和“氦4”可以组成几乎所有高端核素,都不会有能量释放。人类追求“聚变能”,是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实践。所以,不会成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