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龙薯蓣叶形态多样性与光合产物及有效成分的关系
穿龙薯蓣是传统的药源植物,本文以山西省蟒河和关帝山种源地的2年生植株为试验材料,分析了该种的叶部形态多样性,比较了不同形态叶片与不同物候期的叶绿素及光合产物含量,测定了根状茎的有效成分——薯蓣皂苷元含量,并分析了叶部形态与光合产物及皂苷元含量的相关性。基于上述结果,筛选穿龙薯蓣优质种质。
主要结论如下:(1)穿龙薯蓣物候期蟒河种源的出苗期和结果期较关帝山种源早5d,展叶期较关帝山早2d;始花期和枯萎期两种源基本相同;穿龙薯蓣的生长周期约为204~221d,蟒河种源较关帝山长7d。(2)穿龙薯蓣叶形态多样性穿龙薯蓣2种叶色:深绿色叶片多为厚纸质,浅绿色叶片多为薄纸质;2种叶型:长叶型与宽叶型,2个种源均以长叶型为主;叶3~7裂,叶张角间于40°~70°。
穿龙薯蓣叶部形态指标间显著相关。(3)穿龙薯蓣叶绿素含量不同叶色、不同叶裂数的叶片,其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深绿色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浅绿色叶片;3裂、6裂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叶裂数叶片。从展叶期到结果期,叶绿素含量递增,于结果期升到最大值;之后,叶绿素含量迅速下降。
(4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