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是读完了。我看书慢,尤其是对于经典的书,我喜欢一字一句的读。喜欢这本书——《国富国穷》。 在2001年,《国富国穷》这本书在中国大陆就出版了(新华出版社),至今正好十年,十年后我居然与该书结缘,幸甚!十年前大家都在中学,那个时候,我是初三,相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准备中考,学习的压力可以说比较大,在我们山东尤甚,但即便如此,我也喜欢抽一点时间阅读课外书,初三那年我能买得起书、也只能去的地方是在家乡小镇集市上的旧书摊,那些书贩对我比较欢迎,他们卖的书比较杂(当然上不了档次),一两块钱就能买本盗版书,其中有好书,但要自己细心去淘,我用自己平时积攒的零用钱买了几本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是文言,至今很多地方也不能流利通畅地读出意思,《四书五经》由于配有白话翻译与详解,我经常翻阅这本书,已经脱页了,现在在家里的八仙桌上躺着,我曾经抄写过里面的句子,并且十分相信孔圣人的儒学理论可以使天下安宁,国家富强,是的,那时我相信我是爱国的,而今天目睹那些爱国分子们的行径,却再也不敢随便用这个词了,爱国吗?大家都要讨生活的,何必呢?
话虽这样说,可谁又能抑制胸中的那股热流呢?
中国,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她每一天的变化似乎都在牵动着我们,谁能摆脱呢?今天假装冷漠的人越来越多了, 可是谁也不用苛求谁。在每一个饱受殖民侵略、战争、屈辱、独裁与饥饿之苦的地方,那里的人们都渴望一种富足、安宁的生活,可是一切都能如愿吗?就说中国的老百姓吧,到现在似乎也就只有这三十来年的好日子过。从18世纪开始,西方的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如果更早些的十六世纪,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就已经绕地球逛了一圈,而我们呢?无非是天朝上国的大梦,有人总是指责清朝统治者的愚昧和固步自封,岂不知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明朝人对于西方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时钟,也只不过是当作玩具一样看待,汉族统治者和满足统治者一样无知、一样的自大,这似乎是所有专制统治者的共性,大家不要小看时钟,有了精准的时间计量,才能衡量我们的经济效率,从政府到民间才能有效、有计划地和合理地安排生产、工作和生活。如果从十六世纪开始算起,将近五百年的光阴!这五百年的时间,我们中国人都在忙些什么呢?我想无非是煽动仇恨、相互敌视、耍弄阴谋诡计、排除异己、暴力、战争、邪教、屠杀。。。这个罪恶的清单可以列地很长很长,可是我们就先让它停住吧,这些都是我们付出的代价,这个代价血腥而又残酷,代价高昂!这个高昂的代价才让中国人意识到市场、法律、秩序、平等、公平、自由这些简单名词所包含的真正意义,无论如何,站在新世纪平台上的中国和中国人已经再也付不起这个高昂的代价了!
那么中国未来的历史会如何呢?历史是必然的吗?未必!历史有规律吗?未必!我们中国的历史一定要符合某种宿命论般的历史决定主义的学说吗?一定不会!没有哪个国家的历史以很高的概率符合决定主义(哪怕是很低的概率也很难),曾经那么不可一世的、完全按照马克思主义要求建立的苏联帝国也崩溃瓦解了,何况其他国家呢?历史上一个个强盛的国家兴起、称霸,而又突然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土里,那些国家必然灭亡吗?那些统治者无能吗?我相信中国人对于历史的传统答案应该会是六个字: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人的传统思维简明扼要,但是却不足以应对近现代历史庞杂的系统,中国传统文化面对现代世界是给不出强有力的、清晰的逻辑的!那些整天主张全面复古的人可以休矣!《国富国穷》给出了更详尽、强有力的答案。那些曾经看似强大的帝国或者国家在其诞生之初就带有了自身的某些缺陷,实质上,他们之所以强大,也只是看似强大罢了,其他国家并没有赶上或者超越他们。一旦后来者赶上,他们很快就会被甩在后面,甩在后面或许不是最可怕的,全面衰落才是最可怕的!英国在二战后全面丧失了全球的霸权,但它仍然是富国中的落后者,西班牙和葡萄牙却是在强盛之后全面衰落,这两个国家歧视异端,屠杀异教徒,号称最纯洁的天主教国家,瞧不起脏兮兮的工业革命国家——英国和忙碌的海上马车夫——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其兴起之初就带有了狭隘、不包容的衰败因子,当他们把殖民地攫取来的金子银子挥霍一空之后,傻眼了——他们养成了懒惰的习惯、鄙视手工业、瞧不起工匠、手艺人,不会技术,更谈不上工业革命了,他们衰败了。英国和荷兰则包容、宽容,欧洲大陆受到迫害的犹太商人、学者和工匠们带着大量的技术、知识来到这两个国家,尽管英国的工业革命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几经挫折,但是资本主义发挥了其伟大的效能,利润与革新成为这两个伟大国家不断前进的动力,革新不但是生产技术上的,更有公司组织管理上的,法律、政府体系的改进等等,总之,自由、活力、激情是那个时代的关键词。这一繁荣背后就是西方文明经过不断探索的、自然生发出来的一个伟大体系——自由主义,穿越时空,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似乎仍然能看到亚当斯密对自由主义那自信满满的样子。有人总会指责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应该加以排斥,但是我认为自由主义不属于哪个阶级,也不属于哪个民族,哪个国家,而是属于全人类文明的财产,它是一条所有人能够走向均衡的唯一的道路。全球化、动荡的今天,难道我们不需要一条共赢的、宽容的道路吗?
随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人就变得保守了,电气化没有在英国尽快实现,德国崛起了,严谨、勤奋的德国人向来让人尊敬。沙皇俄国的工业革命成就不甚了了,工厂的建立都是依靠沙皇政府的指令建立的,而不是利润再起作用,严重依赖外来资本,俄国人造不出更精密的东西,粗制滥造货让他们的士兵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吃尽苦头,最终战败,当然也败给了新兴的日本。大多数中国人对日本工业革命的看法恐怕是从大陆历史教科书上获取的,这些历史教科书质量之差,不尊重历史事实,灌输意识形态就不用多说了。日本人学习西方不是从明治维新才开始的,而是在葡萄牙人、荷兰人到达亚洲之后就开始了,他们虽然也学习儒学,但是他们在与荷兰人接触之后,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落后和科技的重要性,日本人勤劳肯干,模仿制造的天赋非常高,他们大量制造火枪,学习西方知识,信仰基督教,西方的学问在日本统称为“兰学”,丝毫没有不敬之意,反倒对中国人抱以极强的蔑视。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在没有关税自主权保护的情况下发展起来了,他们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军队装备起来,谋求更多的资源与土地,这里日本与很多国家形成鲜明的对比,所谓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们总是抱怨西方殖民者们掠夺他们致使他们发展不起来,马克思主义和依附学派的人一起起哄,实际只给这些亚非拉国家带去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抱怨别人的理由,抱怨别人是容易的,而自己却不思考自己的原因,无耻、卑劣的民族主义助长了这些不理性的想法,极度自大又极度自卑是这些国家人民的通常心态!他们不思进取,自我膨胀的社会主义者、军阀统治者、独裁者们头脑发昏地导演了一场又一场地悲剧,对外敌视,排外,拍脑袋的社会工程、发动战争,屠杀,这些国家的百姓每天都要为这些自负的人们愚蠢至极的行为埋单,统治者们又花言巧语地哄骗、煽动人民仇恨外国人:“是他们让我们过得不好的!”这种思维愚蠢而又可怕,不幸的是这种思维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中国依然有着大量的市场和信徒,以“爱国”的名义可以随便砸毁其他公民的外国商品。
现在说美国,美国似乎是个奇妙的国家,他的繁荣和强大似乎在他还是胚胎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今天我们中国人对美国人的印象是“大房子、大汽车”,美国还是英国殖民地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了他今天的某些特征:土地广阔、资本充裕、非常强的创新能力、保护专利权,而最重要的是高工资!发展经济学里说随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工资才能不断提高,而美国很早就是高工资了!劳动力稀缺鼓励了企业家们、发明家们对创新和科技不懈地追求!中国人这方面在今天似乎仍然没有什么迹象,高铁能算吗??中国有大规模的创新吗?产业整合吗?今年的“民工荒”有没有促使那些企业家们研发技术呢?民营企业实力不足,而那些大型的垄断国企又有这个激励吗?中国的国企改革改了这么多年才有了一些成效,政府财政支出巨大,试问一句,如果中国的那些棉纺织、服装、小商品等出口企业大批破产之后,这些在经济危机中大量捞金的国企能撑得住中国经济的大局吗?能让人记得住的企业似乎只有这几个:中石油 中石化 中国移动 当然还有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某某房地产企业,这似乎就是我们中国能给世界的东西,当然也包括孔子学院。美国给世界的除了商品,更重要的则是那些群星璀璨的思想家、科学家、以及包容自由的精神,提倡个人奋斗,重视个人价值实现的精神!我们中国有吗?没有。中国人下意识地举出孔子、老子等等一系列古人的称号,他们对于现代世界的构成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甚至中国人传统文化里的东西根本是没有逻辑的,易经是中国人所有思想的根本,但这本书看似无所不包,但是实在的说那又能怎样呢?它根本就没有逻辑!现代科学是要求严密的逻辑的!它没有!它或许很可以帮人解闷,但是却不能有多大贡献。中国人研究半天多数是一种玄学,仅此而已,对于现代科学毫无建树。中国人的思维也跟着这本书一起故作高明,实际什么也不明白,脑袋里没有逻辑,一厢情愿的搞科学!
总结一下,那些繁荣强盛的国家都保持了一种开放的状态,这一开放的体系促使这些国家不断改进自我,创新、勤勉也都是不可缺少的!
那么穷国又该怎么办呢?是否永远落后下去?不是!
《国富国穷》最后几段进行了总结,下面这几段话对于我们个人也是很有益处的,作者指出了精英的真正含义。
“。。。。归根结底,真正有效的办法只能是自强。
。。。
不容易。生活未来工作的人是少数,但却是幸运的精华。凡是自己下决心、积极肯干的人,都可以加入到这个精华的行列之中。在这世界上,能办成事情的人是乐观者,这不是因为他们一贯正确,而是因为他们积极肯干。甚至在犯错误的时候,他们仍坚持实干,从而纠正错误,不断改进,直至胜利。明达事理、视野开阔的乐观主义会有成就;悲观主义只能说自己不犯错误而提供空洞无物的安慰。
由此而来的唯一教训,是必须不断努力。没有奇迹。没有尽善尽美。没有千禧。没有天启。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避免教条,善于听喝善于观察,努力明确目的并使之逐渐完善,选择更好的手段以促其实现。
。。。。。。我在你面前摆着生与死,福与祸;因此该选择生。
————《圣经 申命记》,30:19
请保持勤勉、乐观的人生态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