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9
中国的很多古语常常具有自我安慰的性质,同时,也具有辩证意义。例如,吃亏就是福。吃亏就是福么?这话啥意思呢?
第一, 吃亏就是吃亏。例如,一个蛋糕,人家没分给你,你不能在那里说瞎话:这是我的福气;除非蛋糕有毒,否则,你这是自欺欺人。
第二, 你如果有余而人家不足,你这次吃亏了倒是成全了不足的人,从而间接地预防了被义侠“佐罗”劫富济贫的人祸,也许,真是福呢。
第三, 你如果觉得该得的没得到且你并不富余,则应该去沟通、去求取、去斗争,完全不应该放弃,放弃就是愚笨与懦弱。对于不健全但能改进的环境,你的勇气更具高的成功几率。
第四, 头脑里“错误的理念”出于惯性反应而觉知的“吃亏”其实真的是福,因为你的反应机制是出于错误的旧理念,你没得到你实际不应该得到而又自以为应该得到的东西会让你少一些痛苦。因为:一、凡悖而入者必悖而出;二、行为经济学证明,人们更在乎失去,即:同量的失去之痛苦比同量的没得到之痛苦要大得多。此一点,在合理的社会里,最有可能发生。
第五, 你吃亏了让“强权”高兴了从而暂时免除了“暴力”的进一步劫掠,留了你喘息之机从而留下了东山再起的机会,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许,这也是“吃亏就是福”的应有含义。此一点,应该是封建极权社会下人的生存策略的反映。
第六, 主动放弃、理性选择、实施人生蓝海战略。人们不在饱和的市场挣个你死我活,而是放弃“既得利益”去开创新的幸福人生。例如,在权利名上面做减法、除法,在真善美之上做加法、乘法---也许,这才是“吃亏就是福”的真正应有含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