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4-1-8 10:54:08
海雨兴风 发表于 2014-1-7 21:28
作者自己好好补习一下欧洲历史。在中世纪英国国王的权力比法国西班牙国王大多了。在法国,有若干个大贵族的 ...
你说的是史实。但是,你只说了某一面吧。法国是有法庭,也有贵族同国王的缠斗,但你怎么不讲法王成功了呢?法王成功地把三级会议撇在一边好几百年,直到大革命前才被迫召开三级会议。大宪章时,西班牙确实还不知道在哪里,但是,西班牙的柯蒂斯议会,不到拿破仑入侵,根本就不能触及西班牙王一根毫毛。大龙他们并没有否认西班牙和法国都有议会,都有贵族和商人同国王的斗争,但相对国王,都实力极弱。为什么?就是因为西班牙和法国,国王通过权力优势去占有国内贸易和大西洋贸易的绝大部分好处,进而以此支持其绝对君主权力,这个恶性循环过程,揭示了它们与英国走向的分离。教皇对国王的制约,不能代表西班牙和法国国民(贵族和商人)就有对国王的制约。英国是集权化过程与权力多元化过程并进的,而西班牙和法国只有集权化过程,而权力多元化被压制。这才是历史的全部真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8 10:55:08
学习了,都是牛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8 11:07:09
kmrd 发表于 2014-1-8 00:31
有启发
谢谢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8 11:07:31
loveorange 发表于 2014-1-8 08:55
大宪章的历史意义是英国社会经历了长时间发展才体现出来的,没你想象的那样简单
谢谢顶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8 11:09:03
lkbill 发表于 2014-1-8 09:29
学习了。
多次博弈的结果。
由最初的不完全信息,演变到后来的完全信息重复博弈。
嗯,可以从多次博弈角度去理解。
我以为还可以从耗散结构论的分叉理论去理解。在下载帖子里,俺有几个贴是谈感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8 11:11:40
哈利泼特 发表于 2014-1-8 10:55
学习了,都是牛人
大龙和詹姆斯才是牛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8 11:21: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8 11:41:24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4-1-8 11:21
哈哈!这里说的就是独裁……只是用词委婉一些罢了!
老贝抽枝虚拟烟
吗的14年了,暮然发现连抽烟的地方都没了,它们丫的不想挣烟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8 12:10:09
13世纪大宪章出炉,萌芽而已,有好多次都差点被掐死,不能不说英国人很幸运;发展了四百五十年,17世纪,一个世纪的动荡终于落听,此后,虽有很多险境,回头路也未必不走,但还是继续前行;18世纪中叶以后,工业革命非偶然地出笼;到了19世纪中叶,这才有了现代意义的代议制民主。谁不知道英国走了老长老长的600年时间啊?这又能说明什么?摸石头六百年?别说六百年,这里立马就成了濒危动物乐园,供人观赏的活化石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8 12:40:29
学习《大宪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8 13:10:56
合作的理念成就了最终的结果,贵族与国王也可以适用丛林法则,胜者为王,贵族衰弱或国王下台,二者取其一。不过,是合作的理念,在博弈中选择合作,是双方互相退让,达成一种力量平衡。国王,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利益达成一种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8 14:08:06
罗鹏 发表于 2014-1-8 10:54
你说的是史实。但是,你只说了某一面吧。法国是有法庭,也有贵族同国王的缠斗,但你怎么不讲法王成功了呢 ...
Daron那套故事讲的很生动很有吸引力,论及西欧历史事实和数据则问题颇多。你可以去看看Shleifer和Glaser2002年发表在QJE上的legal origins,还有后来有人反驳发在Journal of Comparativ Economics上的legal origins?。法国西班牙起步都是高度封建和分权的社会,在这种利维坦式的社会中需要国王,国王才逐渐获得了权力。
法王做到自己是国内最大封建主的时候是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靠的是不断的联姻和政治策略,和大西洋贸易一点关系都没有。路易十四成为太阳王靠的也不是美洲,大西洋贸易对于17世纪的法国经济影响微乎其微。至于西班牙的Cortes,16世纪的时候曾经拒绝效忠国王,多次起义,没有Cortes批准国王是不能征税的。这一点在欧洲大陆早就实现了。
至于教皇对国王的制约不代表国民的制约,更是可笑,教皇自己没有军队,制约国王靠什么?教会和信徒啊,这些不是国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8 14:33:5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8 22:15:5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8 23:31:07
王甯纬 发表于 2014-1-8 12:40
学习《大宪章》
谢谢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8 23:31:45
andrew0508 发表于 2014-1-8 13:10
合作的理念成就了最终的结果,贵族与国王也可以适用丛林法则,胜者为王,贵族衰弱或国王下台,二者取其一。 ...
谢谢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8 23:59:38
海雨兴风 发表于 2014-1-8 14:08
Daron那套故事讲的很生动很有吸引力,论及西欧历史事实和数据则问题颇多。你可以去看看Shleifer和Glaser2 ...
分两部分说。
先说法国,你提到法王的政治联姻和阴谋诡计,很好,但你也就不能坚持法国高院对国王的制约,更否定不了法王不尿三级会议,法王是绝对君主的事实。还有,法国国王不在大西洋贸易中获利颇丰,你怎么解释法国在北美的殖民?
再说柯蒂斯,你说的征税要通过柯蒂斯,那么,你知道柯蒂斯是怎么通过的?在君主面前唯唯诺诺的人表决的东西你也信其真心?说来说去,柯蒂斯根本就不能像英国议会那样逐渐占据主动,而是一直在走下坡路。
最后谈一个总的问题,教皇对西、法国王的权威。教皇当然是利用了各国教民的忠诚做为他对于世俗君主的筹码。但你不能混淆两样东西,教皇的利益和教民的利益。教皇非难西班牙和法国的王,是为了罗马教廷的利益,教民出于虔诚和道德观支持教皇,所以逼迫世俗王不得不让步,这里凸显的是教廷和教皇的利益。而西班牙、法国内部君主对贵族、平民的予取予夺,并不因为百姓是教民而稍有宽宥,教民的自身利益,并不因教皇的权威而有所裨益,这个,你是无论如何也否定不了的。人民的利益并不因他们是教民而有所改善。说到亨利八世,就更是如此,亨利八世违背天主教规矩,离婚再婚了好几次,教廷也想要压制他,可是,英伦毕竟远离教廷,亨利八世对教廷的反抗成功的几率就很大,同时,国内天主教徒受到压制,亨利八世成功了,疯狂杀害前妻,你奈我何?我不去搜刮你们的财富,你们反倒管起我的后宫来了,我休妻、杀妻关你等天主教徒何事?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便杀了个昏天黑地,但这无关民众同君主关系的基调,议会一直保持着对君主的制约权。天主教廷并非民众利益的代言人,只是利用愚民的大鳄而已。
总之,你不能把1688年时的西班牙、法国的绝对君主混同于1688年时的受制约的英国立宪虚君,往前推理发展路径,就更不能混同了。如你这般混同英国同西、法的发展路径,你应当得到的结论是1688年的法、西国王也是受到柯蒂斯、高等法院严格制约的虚君,那么你看看你片面的历史叙述会得到什么样的荒唐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9 00:00:06
LXT102706 发表于 2014-1-8 14:33
谢谢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9 00:00:41
天堂之路 发表于 2014-1-8 22:15
谢谢微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9 00:07:55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9 00:15:43
kmrd 发表于 2014-1-9 00:07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9 01:14:01
陆续谈点俺对大龙和詹姆斯著作所使用的方法的体会。他们并没有明确指出方法,但据说非常计量化的,而这本著作是写给大众看的,完全没有涉及定量分析。俺是混子,也就就我知道的方法去附会一下下。
俺以为,大龙他们的分析,合于耗散结构论的方法。
这贴简单说下耗散结构论。
俄罗斯裔的比利时人,大侦探泼洛口中的“不是法国小人,是比利时小人”的物理学家普利高津,带着一个研究团队,搞出了鬼怪精灵的东西。得了诺奖,获得了布鲁塞尔学派美称。
牛顿力学能够解释很多物理现象,但也不能解释其他很多物理现象,以及很多化学、生物学以至社会学现象。主要的问题是,牛顿力学是时间可逆的。但很多情形是不可逆的。比如生物一旦出生,就不可逆转地走向死亡,而从死亡走向胎儿这件事,是不可能的。普利高津发誓要研究清楚不可逆现象的规律。
在不可逆现象中,又有两路分叉。根据热力学前辈的研究,得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说:一个孤立系统中,不平衡的结构,不可避免地走向平衡的结构,若无外力干预,再也回不到从前的不平衡。物理学家用了个词语描述此等过程,曰:孤立系统熵增加。一些大师推论,宇宙似是一孤立系,则宇宙的前景是热寂,也就是宇宙将自动发展成为一个各处物理指标相同的事物,一切差别都不存在,星系不存在,太阳不存在,人就更别说了。但对我们可感知的世界的观察,人们还发现另一条岔路。生物进化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愈来愈远离平衡的过程。人类社会亦如是。普利高津发誓要弄清进化、历史的规律。
最终,普利高津搞出了耗散结构论。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普利高津从来就不是宿命论、决定论的。所以,没弄懂他之前,我劝诸位暂停喷口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9 01:31:04
再贴一贴睡觉觉。
一个热力学系统,区别于牛顿力学系统(不论是一质点还是一刚体),乃是一个由巨量元素构成的系统。
对于系统的描述,有所谓孤立、封闭和开放之分。
孤立,指系统与环境的交流为“三无”,无物质、无能量、无信息之交流。封闭,有能量、信息之交流,而没有物质交换。开放,则为“三有”。
上一贴说了,孤立系统熵增加。
但考察开放系统时,则必须看到,系统从环境中可以获得正熵或负熵,统称为“熵流”。
若系统保持“内部正熵产生速率”与“环境负熵流速率”相等时,系统的非平衡态结构便不再走向平衡,而是维持住非平衡的结构。这种维持住的结构,还可以在负熵流速率大于内部正熵产生速率时,向更为不平衡的结构演化。普利高津便称此通过耗散物质、能量之“活”的结构为“耗散结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9 17:03:41
罗鹏 发表于 2014-1-8 23:59
分两部分说。
先说法国,你提到法王的政治联姻和阴谋诡计,很好,但你也就不能坚持法国高院对国王的制约 ...
Daron那套东西,说的是大西洋贸易开始前各国的制度影响到了后面的表现。于是,他就拿17世纪各国的制度进行跨国比较。
这个方法的问题在于,17世纪确实是英国开始大西洋贸易和海外殖民的时代,可是,西班牙早已进行了很久的海外殖民了,虽然时间上两国是一致的,但是社会发展阶段上是完全不同的。就像中国的近代历史开始是19世纪初,英国是17世纪末一样。我还可以说1640年左右崇祯皇帝的统治力量弱于英国国王呢。事实上,刚刚进入大西洋贸易的西班牙是个刚刚统一起来的国家,西班牙国王这个头衔所拥有的权力并不高于今天英联邦的元首,
所以,看见17世纪西班牙和法国国内王权强大,这不是初始条件,而是两国历史发展的结果。需要谈论的不是什么大贵族联合起来抗衡国王形成制约,而是在西班牙和法国贵族的力量是如何逐渐削弱的。整个中世纪都非常强大的英国王权是如何逐渐削弱,而在法国和西班牙,原本并不强大的王权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这些Daron和James的解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0 12:44:26
海雨兴风 发表于 2014-1-9 17:03
Daron那套东西,说的是大西洋贸易开始前各国的制度影响到了后面的表现。于是,他就拿17世纪各国的制度进行 ...
你根本没懂大龙的研究视角。
大龙的视角始终盯住每个国家内部君主和臣民的力量对比及其变化。
你那种国王权力的横比,既不可比,也把历史发展的纵向过程蒸发了。你想要得到什么结论?
同一时期,英王势力比西班牙王和法王势力大很多,得到什么结论呢?
你那种静态的国别比较,什么结论也得不出,没有任何史学上的建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0 13:09:52
这贴谈谈“稳态”和“涨落”。
一个热力学系统是否处于稳态,是说,目前状态下,有外力产生了一个小扰动,该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在外力不再继续作用下,若变化是越来越远离原来的状态,原状态则为不稳定态;若变化又返回来,回到原状态,则为稳态。
下面看一张图。
峰与洼.jpg
左图表达的是,在一座山峰上有一个重球体,初始时立于峰顶(有点像魔术里的垒鸡蛋),但被一个横向的力推了一下下,这球体就无可挽回地滚落到山峰的另一边下面,如果不施加更大的力量,球体是不会自动回到峰顶的。原状态就是“不稳定状态”。俗话说,就是滚一边去。
右图表达的是,在一个山谷的谷底,有一个重球体,初始时就在这里。当有一个外力把它向左上推了一下下,这球体沿山坡上去了一点点,然后又无可挽回地滑落下来,最终回到了原先的位置。原状态则为“稳定的状态”。俗活说,就是滚回去。
在孤立系统中,当熵值达到最大,也就是系统处于平衡态,这个态就是稳的。向湖中扔块石头,但涟漪最终归于消灭,就是这个道理。普利高津,把扰动造成的局面,称之为“涨落”;扰动造成系统朝不稳定的方向变化,最终突变到另一个稳定态,此扰动称之为“巨涨落”,扰动无法克服系统的稳态,无法使系统从一个稳态向另一个稳态变化,此扰动称之为“微涨落”。但是,不要小看微涨落,当某个巨涨落使系统改变时,以前各式各样的微涨落就要刻画系统变化的路径和最终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0 13:20:59
微涨落,就是偶然性之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0 13:27:46
胡马依北风 发表于 2014-1-10 13:16
只不过是欧洲版的三家分晋 鲁国三桓而已
三家分晋、三桓,三出了议会了吗?这能一样?史学大佬不能这样露怯呀,会让大家笑出人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0 13:36:27
周召共和期,还有点萌芽的味道,不过还是归于平静,但是,周宣王复辟没多少日子,分裂期也就到了。中国文明早熟的结果是大一统、动荡、分裂、再大一统,任何共和的萌芽要么长不出来,要么根本就没有种子。
没有英国坚船利炮的催促,一直自得其乐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0 16:03:08
罗鹏 发表于 2014-1-10 12:44
你根本没懂大龙的研究视角。
大龙的视角始终盯住每个国家内部君主和臣民的力量对比及其变化。
你那种国 ...
Daron确实是看纵向内部的力量对比变化,但是没有横向比较,光看一个国家的纵向,那可以提出无数种理论来解释这种纵向力量对比变化。要是比较没有用,那啥比较政治学什么的可以宣布学科无用了。而且,Daron要解释国家兴衰,没有跨国比较能行不?
Shleifer和Glaeser就可以根据同期英王势力比法王大,提供一个为什么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有如此大不同的理解视角,这算不算一种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