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1251 3
2015-09-14

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_动作技能形成三个阶段的特点


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动作技能的形成,是通过练习从而逐步地掌握某种动作方式的过程。一般来说,由初步学会到熟练掌握,需要经历相互联系的四个主要阶段。


(一)认知阶段


认知阶段也称知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并形成目标意向(goal-image)和目标期望(goal-expectancy)。目标意向主要指学习者对自己解决问题的目标模式反应和动作形式,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表象,即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模式。而目标期望则是对自己的作业水平的估价,即明确自己能做得如何。这两种期望对动作技能的学习起着定向作用。


学习者在技能学习的起始阶段,首先要通过对示范动作的观察,对刺激情景的知觉,来形成一个内部的动作意象,以作为实际执行动作时的参照。而要形成这样一个意象,则需要对线索和有关信息进行适当的编码。线索和信息的编码,可以是形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语词的;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孤立的。为了形成有利于动作技能学习的目标意象,学习者通常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对线索进行编码。也就是说,不同的学习者编码的策略与方式是不同的。儿童通常利用视觉表象进行编码,而成人则能够将视觉表象和语词联系起来,共同编码(common coding)。在形成目标意象过程中,学习者不仅借助于对现有任务的知觉和有关线索来编码,也可借助于先前的有关经验。这就是说,学习者通常还从长时记忆中激活有关信息,并有效地检索、提取出来以帮助编码。


在认知阶段,学习者不仅形成目标意象,而且还依据自己以往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依据自己的能力和目前任务的难易,形成对自己作业水平的期望。这一期望既表现在质的方面,即动作质量的好或坏,也表现在量和范围上,即能完成动作的多寡。一般来说,有明确目标期望的学习,较之于目标期望模糊的学习更有效。


认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学习者忙于领会技能的基本要求,掌握技能的局部动作,因而注意范围比较狭窄,精神和全身肌肉紧张,动作忙乱,呆板而不协调,出现很多多余的动作,不能察觉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难以发现错误和缺点。


(二)分解阶段


在这一阶段,传授者将整套动作分成若干分解动作,学习者则初步尝试,逐个学习。即把组成新运动技能的动作构成的整体逐一分解,并试图发现它们是如何构成的,最后尝试性地完成所学新技能中的各个动作。在这个时期,学习者的注意只能集中于个别动作上,不能统观全局和控制动作的细节。这是由于对被分解的动作生疏,动作程序之间还未形成有机地联系,初看起来既不连贯又顾此失彼。同时,新动作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动作不相符合而发生矛盾,对新动作有干扰作用。以骑自行车为例,整个骑车动作可先分解为脚蹬动作和手握把动作,学习者初学时只能逐个去练习。但这两个分解动作是连不起来的,不是忘了脚蹬,就是忘了扭把,动作不协调,不能掌握平衡,而且精神紧张,双眼总是盯着前轮,不敢远视,控制不了自己的动作。


(三)联系定位阶段


在这一阶段,重点是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并固定下来,整套动作联为整体,变成固定程序式的反应系统。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所包含的刺激与反应也非常复杂,所以联系定位比想象的还要复杂得多。例如,用英文打字机打出human这个词,学习者必须知道并打出每个字母,而且打第一个字母的反应又必须成为打第二个字母的刺激。用加涅的话来说,就是必须建立动作连锁。


在这一阶段,练习者已经逐步掌握了一系列局部动作,并开始将这些动作联系起来,但是各个动作还结合得不紧密。在从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即转换动作的时候,常出现短暂的停顿。练习者的协同动作,是交替进行的,即先集中注意一个动作,然后再注意做出另一个动作,反复地交替,进行不同的动作。这种交替慢慢加快,技能结构的层次不断提高,然后逐渐形成整体的协同动作。


在这一阶段,必须排除过去经验中的习惯的干扰。例如已经学会开汽车的人,在学习开飞机时,因为飞机的转弯是用脚操纵的,所以他必须排除用手转动控制盘的习惯的干扰。学会了打简化太极拳的人,在学习打杨氏太极拳时,常常把简化太极拳中后坐的蹩脚的动作带到杨氏太极拳里来,而在杨氏太极拳中是没有这个动作的,因此他必须努力纠正这些习惯性动作。动作技能相互干扰是负迁移的表现,对新的动作技能的掌握阻碍作用。


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技能的局部动作被综合成更大的单位,最后形成一个连贯的动作技能的整体。练习者视觉控制作用逐渐减弱,而肌肉感觉的自控作用逐步提高,动作间的相互干扰减少,紧张程度有所减弱,多余动作趋于消失。


(四)自动化阶段


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一长串的动作系列已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相互协调似乎是自动流出来的,无需特殊的注意和纠正。技能逐步由脑的低级中枢控制。这时,练习者的多余动作和紧张状态已经消失,练习者就能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迅速而准确地完成动作,能够自动地完成一个接一个的动作,几乎不需要有意识控制。熟练操作特征就是动作技能进入自动化阶段的特征。如有经验的司机,在正常开车时,可以顺利地与别人交谈,而不用紧张地盯着前方。


研究表明,对任何动作技能掌握的熟程度都是相对的。例如,有人对工业生产中的动作技能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发现雪茄生产工人的动作技能在四年多的时间内都在进步。这些工人要掌握一定水平的技能,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例如,第一年工人生产一支雪茄需用12%分钟,第二年降至10%分钟,第三年又降到9%分钟,在第四年以后,工人的技能仍有缓慢的改进。许多体育技能的训练表明,一个运动员,要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需要多年的练习。要保持这一最高水平,同样需要大量的练习。诱因的大小也对技能的改进有很大的影响。国外对明星运动员给以重金或高报酬,就是为了促使他们不断研究新技术,不断创造新的运动纪录。



总之,动作技能的学习需要从领会动作要点和掌握局部动作开始,到建立动作连锁,最后达到自动化。


动作技能形成三个阶段的特点


  

神经活动过程和动作结构的特点

动作的速度品质和动作的调节

教学的主要任务与教学注意事项

粗略地

掌握动

作阶段

    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过程呈现扩散状态,出现泛化现象,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因而表现出动作吃力、不协调,动作间有干扰现象,并伴随着一些多余动作,肌肉紧张,容易疲劳。

动作速度慢,常发生错误。

注意范围小,整个练习过程主要借助视觉控制和调节,视觉与动觉不协调。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建立动作的正确表象和概念,防止和排除错误与多余动作,要求学生在重复练习过程中粗略地掌握动作。

    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不要太快,尽可能是注意力指向于动作的技术结构、要领和完成方法。对技术细节可不提什么要求,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重复次数,使他们逐步粗略地掌握动作。

改进和

提高动

作阶段

   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渐集中,分化抑制得到发展,由泛化进入分化,因而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连贯完成完整动作技术。动作间干扰现象和多余动作减少,但交替部分有时停顿。

   动作速度加快,开始能自己发现和改正错误。

    注意的范围扩大,指向于改进动作技能的各个成分,并开始把动作联合成完整的动作系统。肌肉运动感觉变得比较明晰精确,视觉与动作逐步建立协调关系,视觉控制减少。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粗略掌握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错误和多余动作,加深理解动作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动作质量,建立动作的动力定型。

   教师在重复示范、讲解动作时,应着重分析每个动作的特点,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和掌握完成动作的技术关键,并引导学生把个别要素概括为完整的动作系统。

动作的

巩固与

运用自

如阶段

    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过程高度集中,内抑制相当稳固,接通机制稳定,形成了牢固的动力定型,因而动作协调完善,能高度准确、熟练和省力地完成动作,并能随机应变、灵活自如地运用。干扰与多余动作消失。

   动作快速、准确、近乎自动化。

   注意范围扩大、肌肉运动表象更加清晰稳定,动觉控制代替视觉控制,形成动作的联锁,意识控制减少到最低限度,有高度适应性,自我感觉良好。

   主要任务是巩固发展己形成的动力定型,使学生能熟练、省力、轻快地完成动作,并能在各种条件下灵活自如地运用。

    教师应指导学生系统地进行反复练习,严格要求动作技术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并把各种练习法有机地结合运用,使动作更加熟练、准确和完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9-14 17:56:07
呵呵呵。很不错。有点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4 17:59:11
唉。真是很杯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4 17:59:47
真的吗?不会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