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009-2-18 16:53:00
中国教育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区域不公平。北京的考生和河南的考生,就是明显的实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8 17:36: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8 23:11:00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9 02:00:00

呃!

教育问题之所以这么多年还是个问题,就是因为这个问题的争论双方都是,要么认识肤浅、要么不切实际、要么吹毛求疵、要么不着边际、要么陈词滥调!

这么多贴子,就没有一层有真正新颖的卓见,让人眼前一亮的!

中国教育之失败,问题之长久不得解决,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9 07:04:00
以下是引用alisandy在2009-2-18 13:16:00的发言:
建议提出来容易,实际上上层也都清楚症结,关键在于有没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不打破“计划教育”体制,就根本谈不上“操作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9 07:08:00
以下是引用ttkyw在2009-2-18 16:53:00的发言:
中国教育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区域不公平。北京的考生和河南的考生,就是明显的实例。

政府主导下的教育体制,据说会比自然体制更公平。然而“人算真是不如天算”,它背后所产生的不公平反而越来越明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9 07:12:00
以下是引用信步蠹蛾在2009-2-19 2:00:00的发言:

呃!

教育问题之所以这么多年还是个问题,就是因为这个问题的争论双方都是,要么认识肤浅、要么不切实际、要么吹毛求疵、要么不着边际、要么陈词滥调!

这么多贴子,就没有一层有真正新颖的卓见,让人眼前一亮的!

中国教育之失败,问题之长久不得解决,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新颖的卓见满地都是,但不从体制变革起,任何观念都直接等于零。就算教育部再下达第500次“减负”令,仍然几乎无效,因为这本身与教育部所执行的“计划教育”体制是互相冲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9 09:57:00
  关于教育体制,我认为各国是大同小异的,即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应试教育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考试毕竟是检验教育效果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手段。
  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人才,既与教育有关,又与教育无关,关键在于他自己有没有作为人材的潜质。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程,为什么有的人成为天才,而有的人却成为了庸才?起决定作用的是受教育者自身。一个人有没有立下将自己锻炼成为真正的人材的志向,这才是最主要的。绝大多数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有一个好一点的工作,能够挣更多一点的薪酬。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也因而不得不把这一目的作为自己工作的最主要的任务。
  当一个学生有了强烈的想使自己成为人材的愿望后,他就会时时刻刻不忘记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奋斗。他就会如饥似渴地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取他所感兴趣的知识——课堂上老师讲过的,他会点点滴滴地刻在脑海里,溶化在血液里;课堂上老师没有讲到的,他也会千方百计地去探询,去求索。这些都是庸才们所无法做到的。
  人们(包括我自己)常常将解放前西南联大的事例来对比今天的教育状况,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其实,也正是当年那种战乱的时局,使得人们一时淡忘了就业问题,这也是实在不得已的事情。因而只有埋下头来认真读书,以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能够拯救国家危亡做好准备。教育方针的正确固然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但同学们的奋发精神不能不说是更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9 10:19: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9 11:52:00
深有感触,现在的学生读大学很多都是在混文凭,没有学习的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9 13:39:00

中国人太多了……

要改革不容易啊~~

虽然从小骂到大,可试想就算咱当了教育部长又能把这教育制度改成啥样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9 16:40:00
要为中国的教育减负,不要把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任压在教育界的头上,因为国家和社会给予教育界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9 21:57: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9 23:09:00
呐喊( ⊙ o ⊙ )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0 02:05:00
我认为,目前中国教育的的根本问题就是人多,资源少. 富人接受好教育,穷人就没钱上学,国家还应该把教育产业的发展放到重点位置.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也是另外一个有效的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0 07:19:00
以下是引用zh102102在2009-2-6 12:41:00的发言:

支持

教育要按照兴趣来,不要出现学历歧视,那么各行各业都能够发展。

对!教育必须着重于培养人的兴趣,而不是传授一点知识而使人丧失兴趣。兴趣是人类智慧深度挖掘的必要前提。同时,兴趣也是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最好基础。

因此,使学生厌学,是教育的最大败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0 07:20:00
以下是引用董董文在2009-2-20 2:05:00的发言:
我认为,目前中国教育的的根本问题就是人多,资源少. 富人接受好教育,穷人就没钱上学,国家还应该把教育产业的发展放到重点位置.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也是另外一个有效的方法!

不是资源少的问题,而是资源垄断的问题;只要教育资源不被垄断,则这种资源可以是无限的,就象一开放给农民种地,则三年时间全国人都能够吃饱饭一样。

同时,教育方式是比教育资源更重要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0 7:36:5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0 07:35:00
以下是引用果冻在2009-2-19 9:57:00的发言:
  关于教育体制,我认为各国是大同小异的,即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应试教育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考试毕竟是检验教育效果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手段。
  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人才,既与教育有关,又与教育无关,关键在于他自己有没有作为人材的潜质。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程,为什么有的人成为天才,而有的人却成为了庸才?起决定作用的是受教育者自身。一个人有没有立下将自己锻炼成为真正的人材的志向,这才是最主要的。绝大多数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有一个好一点的工作,能够挣更多一点的薪酬。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也因而不得不把这一目的作为自己工作的最主要的任务。
  当一个学生有了强烈的想使自己成为人材的愿望后,他就会时时刻刻不忘记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奋斗。他就会如饥似渴地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取他所感兴趣的知识——课堂上老师讲过的,他会点点滴滴地刻在脑海里,溶化在血液里;课堂上老师没有讲到的,他也会千方百计地去探询,去求索。这些都是庸才们所无法做到的。
  人们(包括我自己)常常将解放前西南联大的事例来对比今天的教育状况,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其实,也正是当年那种战乱的时局,使得人们一时淡忘了就业问题,这也是实在不得已的事情。因而只有埋下头来认真读书,以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能够拯救国家危亡做好准备。教育方针的正确固然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但同学们的奋发精神不能不说是更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关键是现在的人是否能够拥有挖掘自己“人才潜质”的条件。在目前的应试条件下,几乎没有人拥有这个自由。相反,在西南联大时代,人们反而更容易获得这个自由。

“如饥似渴地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取他所感兴趣的知识”在现在的教育中,好象已经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一切都围绕着文凭的获取,因为这直接联系到你的前途,你今后的人生待遇。正象需要应付高考的中学生们把看经典著作看作天方夜谭一样,现在的大学生与什么生,也把自由的思想研究看作天方夜谭。

考试与其说是“检验教育效果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手段”,不如说是对一个人成为什么人的最大误导。由于这种考试,使人不得不训练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这样的人又往往是他自己的最优潜质的异化。

我认为,应该用每个人的自主人才成长去取代这种外在性的所谓考试,通过人的自主成长去获取人才,才能获得真正高品位的人才。李时珍是通过自主成长而成为中华历史上的药王的,如果在当今教育模式下,他绝对成不了这样的人。正因为如此,所以当今中国,没有人能够象他那样,成为开创新的科学历史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0 07:42:00
以下是引用shanqinqin在2009-2-19 11:52:00的发言:
深有感触,现在的学生读大学很多都是在混文凭,没有学习的动力

本人强调过:使人失去学习与研究的兴趣,是教育的最大败笔!用标准答案,用零碎得令头脑窒息的知识去钳制人们的头脑,再用什么学历职称制度去将人们赶上这条头脑的绞杀机,其后果如何当然不难想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0 07:47:00
以下是引用李巴克在2009-2-19 13:39:00的发言:

中国人太多了……

要改革不容易啊~~

虽然从小骂到大,可试想就算咱当了教育部长又能把这教育制度改成啥样呢……

这正是问题所在,以为教育是长官意志地发号施令的行为,这完全是错误的。教育部长的角色,应该是为社会教育,为每个人的自主成才提供必要的服务,而不是成为教育的垄断性唯一提供者与主办者,更不是人才评价方式与结果的唯一裁定者。

总之,如果由政府去办本该由社会自己办的事情,没有不失败的,不管是教育,还是经济或者其它什么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0 07:48:00
以下是引用njeasy在2009-2-19 16:40:00的发言:
要为中国的教育减负,不要把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任压在教育界的头上,因为国家和社会给予教育界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

教育界不是将社会教育事务垄断在自己身上吗?为什么害怕负担重呢?真是莫名其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0 08:57:00
老问题了!找问题容易,拿出一个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来难!教育界需要“邓小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0 12:51:00

教育的牺牲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0 13:53: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0 14:44:00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0 17:00:00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如今似乎很少见那种纯粹的大家,现在我们的很多课本(那些理论稍微强一点的书)虽然很厚,可是内容不实在,同样内容的书同样的思想用各种凹口的语言说出来,其实就是通过玩文字游戏来糊弄我们,学生都拿着这样的课本上课能行吗?教育改革口号喊得响亮,说得天花烂醉,但是具体实施,中国还要花很大的功夫。现代社会那种语言干练,经典的书很少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0 18:19:00

好 支持一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0 19:36:00

  中国教育有问题是事实,但并不是教育系统的问题造成的,而是整个社会环境造成的.简单的举个例子,现在毕业的大学生个个都想做公务员,不是说大学生们不想创业,而是外部的就业环境和创业环境并不是那么轻松。我再举个例子,说说在外打工比较成功的人,有些人在外打拼赚钱了,想回家乡投资,可家乡的投资环境太令人恶心,就拿我的家乡来说吧,家里从村官到县官,个个是贪官,不贪就很难混下去,有人回去投资,搞不了多久企业就被吃光了。

  我每次回家都为家里的社会环境生气,一、坐车不规范,08年春节我家到县城8块,09年春节就变成9块了;二是地皮流氓垄断了道路、河流和矿山资源,我们家隔壁镇有个“瘸子大哥大”纯粹的社会蠹虫,却凭着正道贪官们的后台,横行我们那里几个镇很多年了,这种人除了做些坏事没有什么特长,“瘸子大哥大”娶了两个老婆,一年四季开着车四处做庄赌博,放高利贷,我们那就有许多人因为借了他的高利贷还不起自杀的不少。

  写到这里我在想,教育出了问题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更何况我说的那个“瘸子大哥大”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又或者大部分的接受了正规大学教育的“贪官们”是因为在学校就是“未来的贪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00:50:00
中国的教育方式需要改进,应该注重全面发展,还有就是有些地方太落后了,政府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1:10:00
  恩,好!不过得有一个慢慢接受和改革的过程!中国式教育的诟病根生蒂固,要想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