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是指使用移动终端完成支付手段的行为,在场景上可以分为线下和线上。目前在线下支付场景中流行的移动支付方式包括:1)使用互联网支付应用扫码功能来实现交易;2)在应用程序内转账支付给商铺;3)带NFC功能的手机在POS机挥手机支付。
图1:移动支付场景
近年来,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网速、覆盖面的提高和使用成本的降低,加上支付应用在线上和线下移动端的普及,培养了手机用户在商户使用移动设备完成交易的习惯,我国手机用户线下移动支付渗透率快速提升。
电子支付业务保持增长态势,其中网上支付增速减缓,移动支付保持翻倍增长。电子支付的业务类型按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多种方式。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1052.34亿笔,金额2506.23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363.71亿笔,金额2018.2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29%和46.67%;移动支付业务138.37亿笔,金额108.2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86%和379.06%。
从交易规模看,根据易观智库的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到了16.36万亿,同比增长率为104.2%。自二季度起,移动支付的规模首次超过PC端支付,之后差距逐渐拉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2015年,使用手机端网购的用户3.4亿,同比增长44%,手机网络购物的使用比例由42.4%提升至54.8%。某些新兴电商企业甚至已经把业务完全放在移动端,PC端只提供展示和App下载功能。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对中国网民各类手机互联网应用使用情况的统计资料,2015年,手机网上炒股或炒基金应用用户规模增长最快,达到121%;手机网上支付、手机网络购物、手机网上银行的用户规模分别同比增长65%、44%、40%,其他涉及手机支付的应用的用户规模增长都超过30%。在网民使用率上,手机网上支付、手机网络购物、手机网上银行都进入前十大应用行列,使用率都在40%以上。
表1:2014-2015年中国网民各类手机互联网应用使用规模、网民使用率及增长率
自2013年年底开始,互联网支付企业开始拓展线下移动支付,积极布局支付场景。据2015年10月中新网、凤凰财经等媒体援引支付宝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已经有58家接入支付宝,截至2015年10月线下已经有超过30万家店铺支持支付宝付款,重点分布在餐饮、快消零售行业。在交通出行领域,全国超过90万辆出租车、专车可以用支付宝支付车费。在上海、广州、深圳的地铁里,用户可以用支付宝购买、充值交通卡。
企鹅智酷调查报告显示,微信支付走向线下的优势是简便和优惠,超过半数用户将微信支付视作线下付款的重要工具,近七成用户每月支付/转账额度超过100元。在有线下微信支付经历的用户中,使用简单、便捷和商户提供优惠,成为最主要的引导因素,选择上述三项的被调查者比例都在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