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4982 3
2009-09-13
二十世纪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所谓的均衡。在新古典理论中,均衡是基于个体行为人的满足和与计划相互一致的一个微观概念。经济学中占支配地位的新古典范式是在假定最大化行为的前提下,集中研究机制均衡问题。主流经济学都提倡建立经济体系的形式化分析,并采用均衡作为一个核心概念,运用数学模型来表现一个封闭系统。在马歇尔的微观经济体系里,均衡观念是贯穿始终的基本概念,并与边际分析和连续性原理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已经意识到在物理学概念和新古典经济理论之间存在着一些熟悉或相似的地方。例如,将新古典经济学当作牛顿力学,这两种理论都是基于“原子主义”的,且都借助摩擦力和均衡概念,体现着机械论的色彩。 读一本新古典经济学的高级教材,你会发现好像就是在读一本分析力学。现实中的一切现象都被抽象成一个个静态的数学模型,在其中所有的对象都被视为确定的、预先设计好的、可计算的。
确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数学赋予经济学以严谨性和精确性。一个数学家要成为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你可以不必过多地卷入现实的混乱与无序之中,只须提出一些假设,然后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展示数学的魅力即可。
翻开任何权威的主流经济学杂志我们都可以发现,现代的学者探究模型的偏好要远甚于探究现实特征。其隐含的研究程序大致如下:由于这个世界是复杂的和凌乱的,首先有必要为之建立一个简化的模型。假定世界就是这样的一个模型,然后对此模型进行的讨论,甚至可能不再涉及现实世界。
然而不可避免地要付出的代价是,很有可能经济学在严谨之中变得与现实无关了,甚至在精确中形成错误。在很多的场合,形式主义成了逃避现实的手段,而不是帮助理解现实的工具
放弃对现实世界的研究而进行形式主义的理论训练,使经济学家丧失了判断与理解实践问题和复杂情况的直觉能力。
数学工作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人能够否定这一点。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主流经济学系主要的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在当今世界的紧要问题上,他们通常并不培养对现实经济过程、体系和制度的研究。智力资源虽然没有完全被浪费,但却严重配置不当。
对于追求形式主义的学者来说,他们所要考虑的都是这样的命题形式:假定X,然后从逻辑上得到Y。形式主义的辩护是,如果X是真实的,那么很明显,这个特定的演绎推理实际上就与现实世界相关了。
但是无法忽略的一点是,这种模型所描述的始终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现实经济却是受制于永不停止的外部力量或者冲击的开放的系统。因此模型是永远不够的。模型永远不能代替说明现实的其他学术话语形式所具有的完全开放的特征和灵活性。现存语言的不明确,正是他们对世界的适用性以及他们能得以发展的代价。
经济学的形式化过程已如此全面,其自身也在设法进行自我保护,以不受谴责,或者以免让人觉得引起了学科的“危机”。然而,尽管经济学出现了一些变化和新发展,危机依然存在。例如,一般均衡理论已经举步维艰;将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坚实的微观基础”之上的计划也正在濒临破产;混沌理论对使用经济模型预测未来的可能性发起了挑战:非线性模型表现出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性,因而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预测;博弈论在其意义和适用性方面面临严重的问题。
但是这一危机的严重性并没有被广泛地意识到。使这一危机得以逃避和隐藏起来的手段,已经使经济学家越来越成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经济学家的目标不再是去解释经济世界的真实过程和结果,而是为了自身的兴趣去探索数学技巧。好像解释世界已不再是目标,现实不再是参照对象。经济学因此成了一种数学游戏,一种用自己的语言来玩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由那些带着游戏的人自己选定的,不再受到描述的充分性或者参照现实这些问题的限制。
活生生的现实经济于是就这样被抽象的形式化和符号化的语言所限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14 17:32:08
1# 谦谦君子羊 小陈老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9 17:35:08
双星 发表于 2009-12-14 17:32
1# 谦谦君子羊 小陈老师~·
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0 21:31:18
3# 谦谦君子羊 noth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