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984 6
2018-03-04
心理病或许没什么标准

科学家试图寻找心理疾病标志物。图片来源:《认知科学趋势》杂志

有一点奇怪没有错。因为人们认为心理障碍是连续的,当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与理想化的健康观念不一致时,人们可能会担心。但是,研究人员在近日发表于《认知科学趋势》杂志上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说,一些变异可能是健康的,甚至是适应性的。尽管它也可能使病理标准化标记的识别变得复杂。

“我认为没有固定标准。”该文高级作者、耶鲁大学临床心理学家Avram Holmes说,“我们的每个行为都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健康变化是自然选择的“原始食物”,但自然选择未到达某个孤立的行为或特性有很多原因。“任何行为都不单单是消极的,或者仅仅是积极的,这取决于你所处的环境。”他说。

例如,爱刺激、愿冒险,以获得新的和令人兴奋的经验,通常被认为是负面的,过度寻求刺激感与物质滥用、犯罪和身体伤害等行为有关。Holmes指出,但是这也有潜在的积极结果,这些人通常有更多的社会支持,更外向,锻炼更多。

焦虑也是如此。Holmes说:“在社交场合,你可能会更受拘束,可能会发现建立友谊更加困难。”然而,同样的焦虑,如果你在工作环境中的话,是促使你准备一场大演讲的动力。如果你在学校,那同样的焦虑会激励你为考试而学习。

研究人员还指出,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更多的控制,就意味着有可能在一个有利于大脑运作的环境中生存。但是,如果任何一种特质的变异都是正常的,就会引发人们对无序行为的质疑。

这些也使得寻找心理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变得更复杂。“我们想做的是构建多变量方法,同时考虑人类行为的多个领域,看看能否提高预测结果的能力。”Holmes说。(来源:科学网 唐一尘)
转自: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83213382891145872.sht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3-4 14:49:39
20182281253428380.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4 15:15:03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4 17:40:48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4 19:07:38
thank you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4 22:27:59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