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在经历了一轮周期性的回升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再度成为中国经济前景的概述。就总需求而言,消费方面,汽车和石油及制品类增长仍然将对社会零售总额形成较大的拖累,地产链条上的家电、家具等消费增长可会进一步放缓,2018年社消增长或降至8%的增速平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或持平于2018年表现,基建投资在2018年从过去五年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项成为拖累项,当前政策强调基建补短板,2019年基建投资或有修复,但是资金来源或将制约基建的修复空间;制造业投资在2018年持续走高,但是工业企业营收、利润增速拐点已现,制造业PMI持续走低,制造业投资缺乏进一步上冲的动力,明年制造业投资或稳中趋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受土地购置费支撑持续高增,如果调控政策没有明显松动,在销售持续放缓的背景下,地产投资增长有下行压力,总的来看,我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三大分项或呈现一升一平一降,总的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或与今年相当。就出口而言,下半年外贸企业抢出口意外提振了出口增长,但是这种对未来的需求透支会在2019年上半年显露负面影响,而全年出口增长会受到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影响中枢明显走低。总的来看,宏观经济仍然有一定的下行压力,当然,如果宽信用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加之新一轮的补库周期或在下半年到来,那么宏观经济在下半年可能会逐渐筑底回升。 从货币政策来看,我们认为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仍然是政策的核心诉求,通胀压力有限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重心仍然将围绕宽信用和融资修复展开。经济下行决定了无风险利率仍然有下行空间,在宽信用政策效果显露以前,货币政策仍然将保持较为宽松的状态,不过债牛最舒适的融资收缩和流动性极度宽松阶段可能已经过去。我们预计社融增速或在二季度以后企稳,宏观经济可能在三季度企稳,10年国债利率也有望先下后上,10年国债利率的区间或在3.1%至3.5%。如果既有政策的效果仍然持续不及预期,那么利率下行的空间会进一步加大。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