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被赞誉为社会科学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可是它的预测却常常不着调。为什么经济学总是出丑呢?那是因为它身怀着重大的缺陷。
一.经济学不能只
研究生产关系,还要关注交往关系
众所周知,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学说,但却遗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财富的交往关系。马克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并列提出“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95版第三十卷第50页)的说法。可见,交往关系是紧随着生产关系之后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关系。由于马克思的研究工作非常紧张,根本无暇去深入研究交往关系,经济学对交往关系的疏忽就不能怪马克思了。但他还是从交往关系出发,将历史划分为了三段:人的依赖关系阶段p108、p114(单向交往关系),物的依赖关系阶段p114(双向交往关系或交换关系或生产关系),自由个性阶段p108(自觉交往关系)。
生产关系中的关系人必须是生产者,而交往关系中的人必须有一个是消费者。因为,交往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当经济学加入了交往关系后,消费者才有生存的权利。为生产的生产并不人性,为消费的生产才真人性。因此,只研究生产关系的经济学有些不太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