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571 19
2019-03-30
  经济学被赞誉为社会科学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可是它的预测却常常不着调。为什么经济学总是出丑呢?那是因为它身怀着重大的缺陷。
一.经济学不能只研究生产关系,还要关注交往关系
        众所周知,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学说,但却遗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财富的交往关系。马克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并列提出“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95版第三十卷第50页)的说法。可见,交往关系是紧随着生产关系之后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关系。由于马克思的研究工作非常紧张,根本无暇去深入研究交往关系,经济学对交往关系的疏忽就不能怪马克思了。但他还是从交往关系出发,将历史划分为了三段:人的依赖关系阶段p108、p114(单向交往关系),物的依赖关系阶段p114(双向交往关系或交换关系或生产关系),自由个性阶段p108(自觉交往关系)。
        生产关系中的关系人必须是生产者,而交往关系中的人必须有一个是消费者。因为,交往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当经济学加入了交往关系后,消费者才有生存的权利。为生产的生产并不人性,为消费的生产才真人性。因此,只研究生产关系的经济学有些不太人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3-31 10:27: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31 10:38:26
经济学没有研究消费?光研究生产了?

看来你学的是假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31 13:49:48

RE: 经济学为什么总是出丑

二.不尊重非生产者的生存权
        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假设——经济人假设,而这个假设正好证明:经济学是研究由生产者所组成得经济社会的学说。劳动是人类成长的起点,但却不是每个人生命的起点。所有的经济人都要从婴儿长起,但婴儿却不是经济人。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是消费者,都要经历非生产者的发育过程,只有到成长后才是生产者。因此,当你是非经济人时的生存资料只能依赖其他经济人来供养。因此,经济社会要比人类社会小,而且还容不下那些不能劳动的非生产者。所以,由生产关系组成的经济社会必须借助于由交往关系(人的依赖关系)组成的人类社会,才能将财富分配到每一个人。经济社会是尊重劳动的社会,而人类社会才是尊重生存权的社会。因此,只研究生产关系就会遗忘对生存权的尊重。
        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都是按劳分配,但是这一原则却忘了非生产者的消费权利(只有按需分配才会关照到那些非生产者)。“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那么,非生产者们的生存权利在哪里呢?
        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值理论”,其中最伟大的是“劳动价值论”。当劳动必须换得价值时,这种交换行为可以让生产收回成本,也可以让再生产不断继续。但是,奉献性劳动却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虽然奉献性劳动不产生“价值”,但它却能通过依赖关系去养活那些非生产者。价值概念的出现不到一万年,而非价值年代却长达二百多万年。所以,在“价值交换理论”之前还应该有一个“使用价值交往理论”。当劳动只能转化为使用价值时,生产者的劳动可以奉献给其他消费者,所有人的需求也都能在奉献行为中得到关照。当劳动必须转化为价值时,只有经济人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而非生产者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其实,经济社会中的“需求”仅仅是那种“具有购买力的需求”,而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需求。只有在“使用价值理论”中的“需求”才会被爱心所关照。共产党人应该具有宽广的胸怀,只关心生产者的学说不应是共产党的理论。所以“劳动奉献理论”应该成为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三.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错误划分
        旧经济学把社会再生产的过程,错误地划分为了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可是,其中的交换环节只存在于私有制时期,其他的环节都存在于所有的历史时期。由于这四个环节不具有相等的身份,那么这种划分就并不合理。由于没有交换环节再生产也可以实现,所以交换环节并不是再生产的必要环节(它的存在时期只占人类历史的0.5/100),因此它不宜与其他环节并列。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科学划分应该是:生产、交往、消费三个环节,而交往环节在不同年代又可以表现为:分配(单向交往)和交换(双向交往)两种形式。
四.奉献行为才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行为
        如果从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视角来看社会,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广义经济社会”。生产组织和消费组织是它的主干,财富是它的能量,而交往关系则是它的能量流通系统。依照财富流通方式的不同,所有的经济体系可以分为两种:财富单向流通的统配计划经济体制和财富双向流通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体制中,所有的劳动都是计量价值的私人劳动,劳动的产物都叫商品,这些商品在市场交换中按劳分配给所有的生产者。在计划体制中,人们的劳动是不记报酬的奉献行为,劳动的产物叫用品,这些用品在统一分配中按需分配给所有的消费者。由于市场经济只是生产者的经济机构,所以它不是全社会的经济机构。还由于计划经济是所有消费者的经济机构,所以它才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机构。其实,计划经济自古就有,其中的家庭经济现在也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结构。有一种劳动,经济学始终没有在意,那就是计划经济中的奉献劳动。在各国GDP的统计中,家务劳动和义务劳动都不在列。经济学中的劳动分为采用价值为计量单位的劳动和不以价值为尺度的劳动。人类在计较个体利益时会采用价值来计量劳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则不采用价值这个计量尺度。如果我们只采用价值来计量劳动,就会漏掉很大的一笔财富。中国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利用了不含价值的奉献劳动。由于计划经济可以顾及每一个人,所以它才是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必须存在的经济结构。市场经济财富交往的动能来源于生产者的私欲,计划经济财富交往的动能则来源于生产者的爱心。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私欲和爱心共同来推动的。把仁慈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动力,这正是共产党人才有的行为准则。因此,奉献行为才是广义经济社会的基本劳动形式。
        总而言之,旧经济学忽视了交往关系,轻视了非生产者,宠爱了市场经济,漏掉了仁爱之本,哪能会不出丑呢?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我们应该创建一个讲究爱心的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31 15:20:26
经济学是人类观察人类的学科,固有着严重主观偏见的学科。“事理学”相对于物理学而言,总是出丑就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31 20:02:1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