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帐号007 发表于 2010-4-30 21:28 
rui31118 发表于 2010-4-30 20:40 
丘的英文水平也是是很好的,所以我不知道你想说明什么?
丘的英文,汉语,数学,文学,都很好。他的说英文的导师更好。他的兴趣爱好很好。
兄弟很难从以上因素当中分离出英语水平的重要。虽然肯定非常重要。
想请教老兄一下:怎样培养一个数学家啊?
结合这里的问题来说,培养一个数学家,通常得具备几级英文呢?
培养一个数学大家,我想综合的成分更多,天赋、灵感、学识、勤奋等等等等
但是假设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你觉得一个能兼容并包中外最新成果的数学学习者容易成功还是一个缺乏对国际数学界最新的了解的数学学习者容易成功呢?可以看出用好英语这个工具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工作。
你也许说更好不是必须,这回到一个问题,体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当然可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但同样不是必须,是不是这些课程就可以取消呢?我想你的回答应该否定的吧,那么你为什么单单只针对外语呢?
你的逻辑错误,就在于对这个“更好“的理解还停留在实用主义、活动和目的简单的对应关系上。即认为“必须“的才应该强制,“更好“的便可有可无。而对于大学生来讲,大学培养的是什么?是人才。人才代表什么?是创新、是改善、是追求卓越。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大学培养的是追求“更好“的人才,因此,对大学生来讲,不能只满足于“必须“,“更好“的才是必须的。所以,外语、体育、甚至诗词散文,这些能让你达到“更好“的东西,都应该学而不是可有可无,而且,我不但不认为是外语要求高,而恰恰是其他“更好的“目前要求太低了,才导致外语显得这么突出。
这让我又想到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人抱怨国家的教育体制如何如何,但看现在某些人的心态,只满足于用到、用不到,这是对从事机械劳动的人的基本要求,竟被大学生当成理所当然...中国出不了人才,还能仅仅怪到教育体制的头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