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藏经阁
13869 85
2015-12-07

本期《会读才会写:导向论文写作的文献阅读技巧》赠书活动在12月16日结束,首先是感谢经管之家论坛会员热情参与,在枯燥的论文写作中分享经验;其次感谢重庆大学出版社的书籍出版和提供优质资源支持。这次的获奖名额为20位,由经管之家和出版社选出。他们是:sageboy33、LIYE322、xtlt、ahterry、mingchen2001、hahabird、ZKDAllen、liuli1224、shanxianmin2011、olderp、chenyi112982、o5104369、血色十字军衬肩、323191599、onrush、baileiwen、zdx1022、黑李庄、lhyrainbow、wawiii;请如上人员在12月21日前联系我,考虑到书籍寄送等时间所限,快点联系我啊,请各位理解。




写作者之所以难以形成新的观点,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文本批评或批判性阅读这一艺术,而不是因为新观点不存在。




新书上市! 经管之家联合重庆大学出版社推出《会读才会写:导向论文写作的文献阅读技巧》赠书活动:


【参与方式】回帖与“论文写作遇到的问题“、《万卷丛书》系列的书籍相关内容、以及自己写作感受等,认真的回复不但有机会获得赠书,重要的是论坛币奖励一定有。


【活动时间】12月7日-12月14日,延长至16日。


【本期奖品】

重庆大学出版社新书《会读才会写:导向论文写作的文献阅读技巧》,本数20本。由经管之家与重庆大学出版社共同评选,结果将于12月16日以后于本帖公布!


图片.jpg

重庆大学出版社万卷丛书系列



1.内容简介


《会读才会写:导向论文写作的文献阅读技巧》(原名:How to Read Journal Articl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 VeryPracticalGuide for Students),本书专门教授高效率阅读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的实用技巧。

本书使用作者独创的阅读密码表,教学生在阅读社会与行为科学期刊论文时,如何将其作为在结构、技巧和语法方面可解码的文本处理。书里的技巧让读者能够进行系统化的阅读、笔记,并以易辨识、易提取的格式实现海量信息的组织。


2. 编辑推荐


写不出论文?你以为是你不会写,其实是你不会读。


无论你是初入学界对写论文完全摸不着头脑,写作论文举步维艰的本科生、研究生;还是资历尚浅、面对论文和课题压力山大的青年研究者;或者是面对学生屡教不止、不断重复的各种低级错误,疲于指导无可奈何的研究生导师,《会读才会写》都可以成为你的得力助手。本书不仅教你写出好的文献综述,更教你写好整篇论文。


3.作者简介


菲利普·钟和顺(Phillip ChongHoShon),安大略理工大学(Ontar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犯罪学副教授,拥有哲学学士、语言学硕士和刑事司法学博士学位。

他从本科生一路走到博士毕业,学生时代学习写作论文时候的迷茫和低效,牢牢铭记在他心里。

他从助教干起,天天批改学生的低劣论文,被那些一再重复出现的错误折磨到绝望。

于是,他不断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文献阅读的技巧,帮助了学生,也解放了自己。

他看过很多指导论文写作的书,但他发现,尽管文献阅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没有哪一部书说清楚“为了研究而批判性阅读文献”具体应该怎样进行。因此,他写出《会读才会写》这本书,给学生们和导师们提供便于操作的建议。


4.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连环杀手和读书报告

第二章:使用摘要工具全力解决技术性和结构性写作问题

第三章:三种污渍与对写作的误会

第四章:这些内容值得一读吗?如何阅读摘要、前言和方法部分

第五章:意义何在?如何阅读文献综述、心理学论文的前言、研究结果部分

第六章:融入学术界:如何阅读讨论和结论部分

第七章:标示和组织ROFSPLCPLGAPRFWPOC

第八章:阅读密码表适用于非社科文本吗?

第九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万卷方法丛书总书目(附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2-7 12:11:09
5. 精彩试读

正如其他人指出的那样,写作可不仅仅是打字。它离不开“生成文本所必须的阅读、概述、观点生成和数据分析”(Silvia,2007,p.18)等写作前活动。就阅读和记笔记环节来说,尽管它们甚至比概述阶段更靠前,但其意义即使不能胜过着手写作阶段,至少也不亚于它。因为正是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才能决定哪些东西是文章中可用的(Landrum,2008);正是在阅读时我们才能找到文献的“主题、优势和不足” (Cone和Foster,2006,p.103)。实际上,Cone和Foster(2006)就教导读者随时记录阅读体会,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产生关于该主题的重大洞见。可以看出,细致的阅读不应被视为写作的从属行为,正确的阅读方法会带来关于该主题的敏锐洞见,这就是我前面说这么多的意思。学生们要做的只是学会恰当地阅读文献以激发出这些敏锐的洞见。


把写作中的卡壳现象归因于动机不足,这也算一种诊断。那些抱怨“写作中会卡壳的写作者是没有预先进行概述的写作者。……盲目地写了一阵以后,他们感到灰心丧气,抱怨写不下去了。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你是写不出文章来的……首先要整理好自己的思路,你才能把它传达给科学世界”(Silvia,2007,p.79)。但是,坚持把写作困难归因于动机问题,这让人有点迷惑不解,因为学者既非盲目写作,也不是下笔前对文章架构毫无想法。当我们通读完文献,确认了自己的研究理由,收集好了数据,或者在写综述文章时汇总了文献,进行了研究并且分析了结果,这时候我们应该就对自己想要在文章中说些什么非常明确了。


学者们——包括一年级的研究生们——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或者难以将自己的想法组织成论文,这是因为(1)他们文献的阅读量不够,或者(2)他们文献的阅读量没问题,但是没能找到一种方法来组织从文献中收集的信息。在架构好提纲之前,你必须清楚贯穿提纲的内容是什么。这两种错误都会导致那种常被提及的卡壳问题,这两种错误都发生在阅读阶段,因此应该在这个阶段解决。


在批判性阅读的方法方面,普通写作指南书常常给读者一些大而化之、模棱两可的建议;有人告诉读者,他们能够“在仔细阅读全文这一必备基础展开合理的批评”,告诉他们要“带着问题阅读”(Glatthorn和Joyner,2005,pp.92,95)。Vipond(1996,p.39)声称“知识的取得”来自于对现有文章的“仔细的、批判性的阅读”,而且正是在这种仔细阅读之后,才会产生个人独有的说法或“看法”。与此类似,Rudestam和Newton(2001,p.60)声称读者在阅读前人文献时,“需要保持批判性的视角”,以辨识出这些文献对学生所写文章的适用性。


Rudestam和Newton(2001)确实给出了一份在阅读时需要记住的问题清单,这些问题非常详细,不失为培养读者批判眼光,使阅读系统化的一种方法。【参见已引进出版的《顺利完成硕博论文》一书。】但是这份清单却过于冗长,因此可操作性不强。如果把它转换为阅读密码表的话,总共会有21个阅读密码——显然过于繁杂而难以执行或使用。据此,可以说现有著作尚未解决一个与写作相关且先于写作的组织问题——要怎样阅读,才能推动言简意赅的新观点和新评论的形成和完善;同等重要的问题是,如果不使用索引卡片这一传统方法,那么该怎样管理从前人文献阅读中收集到的大量信息。


我设计的阅读密码表以易识别、易提取的格式帮助读者进行系统性的阅读、笔记和海量信息组织。本书解释了怎样使用10种与社会科学期刊论文的批判性阅读直接相关的密码,这些密码被其他方法大咖视为基本前提而未入其法眼(如SPL,CPL,GAP,RAT,RCL)。本书还解释了怎样使用4种对于批判和对于培养读者的新观点、新主张都非常必需的阅读密码(如POC,MOP,WIL)。本书阐明和详述了“批判性”阅读中迄今仍被视作当然的那些方面,试图借此教会学生,要怎样阅读才能在阅读过程中有逻辑地组织研究论文和研究主题的各级概念分支。


本书提出了一种诊断,作为解决写作者卡壳现象的另一种方法,并且将卡壳现象归因于写作者在阅读技巧、阅读推进和阅读管理方面的缺陷,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动机不足的结果。如果对前人的研究工作了解不足,在组织自己的思路时必然会犯坐井观天或夜郎自大式的错误。如果缺乏恰当的阅读工具和有效的阅读技巧,我们的综述就会失之于简单,无法提供逻辑严谨的文献批评和前瞻性的研究定位,从而使我们的论文缺乏研究意义这一关键要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7 12:17:32
非常好的活动。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7 12:25:09
不错,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7 12:44:52
很好的好书,。支持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7 12:51:19
人生定位(特劳特商战经典)

简介:
占据职场竞争先机,自我营销必读之书。更努力地工作、更坚定地相信自己、更积极地思维,并不能让你取得成功。成功不是你能自发产生的结果,成功的关键是你能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人生中有7匹马,找到一匹好马,你的人生将会精彩纷呈。

特劳特致中国读者:
中国正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上。制造廉价产品已使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环境问题、收入不平等以及对创新的需求都意味着重要的不是制造更廉价的产品,而是更好地进行产品营销。只有这样,中国才能赚更多的钱,才能在员工收入、环境保护和其他方面进行更大的投入。这意味着中国需要更好地掌握如何在顾客和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建立品牌和认知,如何应对国内及国际上无处不在的竞争。
这也正是我的许多书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它们都是关于如何通过在众多竞争者中实现差异化来定位自己的品牌;它们都是关于如何保持简单、如何运用常识以及如何寻求显而易见又强有力的概念。总的来讲,无论你想要销售什么,它们都会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营销者。
我的中国合伙人邓德隆先生正将其中的很多理论在中国加以运用,他甚至为企业家开设了“定位”培训课程。但是,中国如果要建立自己的品牌,正如你们在日本、韩国和世界其他地方所看到的那些品牌,你们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有一件事很明了:继续“制造更廉价的产品”只会死路一条,因为其他国家会想办法把价格压得更低。
杰克·特劳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