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地区海陆下垫面特征对雷暴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以宁波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水平分辨率为1km、垂直方向为35层、四重嵌套双向反馈的WRF模式对雷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为了更准确地模拟雷暴过程,实施了陆面参数化方案(Noah和RUC)对雷暴模拟影响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对于雷暴发生前期近地面热动力场的特征,Noah方案的描述更为逼真,而RUC方案没有反映出下垫面覆盖的多样性以及城市下垫面的影响;Noah方案模拟的雷暴启动、发展过程与观测较为一致,而RUC方案较好地描述出了演变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如三次合并过程;不同陆面方案模拟的雷暴累积降水量范围均较实况偏大,然而由于考虑的要素和物理过程存在一定差异,Noah方案在对降水的走向、强度、降水中心位置的模拟方面具有优势;无论哪种下垫面覆盖类型,白天Noah方案模拟的感热(潜热)通量均大于(小于)RUC方案。
因此在宁波地区利用WRF模式模拟雷暴过程时,选用Noah方案的模拟效果更好。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大尺度背景条件,选取了宁波地区典型的雷暴个例,用耦合Noah陆面过程的WRF模式对其进行了模拟,通过替换下垫面覆盖类型的敏感性试验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