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竞争指数是衡量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重要指标,反映市场中银行的数量、规模分布、市场集中度以及竞争行为等。以下是关于银行竞争指数的详细解析:
1. 常见的银行竞争指数类型(1)市场集中度指标- CRn指数(集中度比率):前n家银行的市场份额(如资产、存款、贷款等)之和。
- 例如,CR5 > 70%可能表明市场高度集中,竞争较弱。
-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各银行市场份额的平方和。
- HHI < 1500:竞争激烈;1500~2500:适度集中;>2500:高度集中。
(2)非结构性指标- 勒纳指数(Lerner Index):衡量银行定价能力,公式为 ((P - MC)/P)(P为价格,MC为边际成本)。
- ** Boone指数**:通过银行效率与利润的关系衡量竞争,效率高的银行若获得更多利润,则竞争较强。
(3)基于新实证产业组织(NEIO)的模型- Panzar-Rosse模型(H统计量):通过分析银行收入对投入成本变动的弹性判断竞争程度。
- H ≤ 0:垄断;0 < H < 1:垄断竞争;H = 1:完全竞争。
2. 应用场景- 政策制定:监管机构通过竞争指数评估市场健康度,防范垄断风险。
- 学术研究:分析竞争对银行效率、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 银行战略:银行根据竞争程度调整定价、产品创新等策略。
3. 数据来源与计算- 数据:需获取银行的资产、存款、贷款、收入、成本等数据(如央行报告、Bankscope数据库)。
- 示例计算(HHI):
若某市场有3家银行,市场份额分别为50%、30%、20%,则
( HHI = 50^2 + 30^2 + 20^2 = 2500 + 900 + 400 = 3800 ),表明高度集中。
4. 局限性- 静态性:部分指数仅反映某一时点的竞争状态。
- 数据依赖:需高质量数据,尤其是边际成本等难以获取的指标。
- 忽略非价格竞争:如服务、技术创新等可能未被充分衡量。
5. 中国银行业竞争现状- 特点:国有大行主导(如工、农、中、建),但中小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崛起加剧竞争。
- 趋势:数字化转型(如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推动竞争指数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