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e201209 发表于 2011-3-29 01:29 
51# dicanio
楼上的 英语还未必一定能够拿下香港学校的PHD 但是如果有不要英语就可以拿下香港学校的PHD的人 别空口白话啊 麻烦呢找出几个例子来 毕竟事实胜于雄辩啊
至于上面的那网页数据 ,请问句你算了MBA他们的当年的bonus和其他福利了吗? 麻烦你说明下 希望你不是个只看表面的肤浅的人啊
另外,事实绝对胜于雄辩,据我所知,港人是很难开先例的,以楼主的条件1.本科非211 985 2.成绩也不咋样 麻烦你在香港名校里面找出几个楼主这样条件的能够去继续深造经济学的先例吧
既然你自称在香港,相信找几个例子肯定不是难事吧?虽然我相信先例是会打破的,但是应该是应届生打破的,楼主这样都要考研二战的人的希望真会如 你说明的那么大
另外,感觉你对港人的态度不怎么样,其实都是中国人,没有必要这样掺了情绪的,相信港人有不少不足,不过整体素质肯定超过大陆人一截的
搞笑,你是要把signing bonus也算上么?
Mean signing bonus:
$25,054.00 这东西就像招的教授,给一笔安家费,一次性解决~商学院的安家费起价大概是3-5万不等~比如像我们学校就给老师提供一套100平米以上的海景房,因为我们学校在海边~市场上租金价格大概是4-5w港币一个月,售价大概是1000万港币~
如果你说的是每年的其他bonus,其实教授也有大把的research funding,这就没意思了,属于多劳多得~不属于basic salary~美国人不像我们的央企发的奖金比工资多,过节费比奖金多……basic salary 已经是包括了所有的正常工作的报酬了,一般干12个月发13个月的工资而已~但是同样这笔钱,做教授9个月就可以赚到,手下还有N多的phd和master给他打杂~~如果是业绩好的bonus,一般也不会太多,这个大概跟教授每年正常情况下接的项目的research funding 差不多,要知道教授们一般都在各个大公司挂了高级职位,会得到一大笔顾问费用~不清楚具体情况的,可以看一下奥斯卡最佳纪录片《inside job》~
呵呵,好吧,我就告诉你,我就认识HKU的phd和mphil的朋友,每年都会有非211,985的学生,都说了多少遍了……
人家要的是有研究能力的,要看你的research proposal的水平~不是要看你的学校,不是看你的考研考了多少分(高分低能的实在太多了)……而作为非211,985,有不善于考试的LZ来说,准备一个好的research proposal是有机会的,而且在准备的过程中你自己的收获远远比准备考研背政治看英语这些有用多了~~当你看了那些top的journal,你才知道作为一个研究生自己该做什么,这些东西也不是一次考研能教给你的~
哎~~真是被毒害了的孩子~
在这个自由的社会,除了大陆的高校,还有谁会歧视考研二战的考生么?我认识的HKU的phd 和mphil,什么人都有,有本科是二本的,有研究生读了一年中途跑过去的,有本科直接申请的,也有所谓的非应届生~但是,基本没有本校的本科生,这点和大陆的学校完全不同。(哪一个对于外校考生更公平,明白人都知道。)我可以告诉你,
我是ust的,我的导师本身也是phd program的director(Wang, susheng老师),所以对于港校如何选择phd的申请者我比你清楚得多。他就劝我不要留在本校读博,这个做法和国内的学校截然相反,他们怕的就是学术上的近亲繁殖……所以我干脆都没有申请本校的phd,在香港只申请了hku和polyu~
请问说了这么多,你明白了么?
香港人的素质,的确是比大陆的大多数地方要好很多,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有足够的学术水平或者学术天赋~明白不?我只是说大多数选择读书这条路的香港人更愿意去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