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地产严厉调控后挤出的游离的大量社会闲散资金无处投资的处境,以及貌似繁荣外强中干的中国式GDP势头强劲经济形势下,人心思涨的众望,就可以催生出牛市吗?
中国股市一直以来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无非就是 政策市,资金市。股市圈钱的实质,决定了绝大多数人们入市的目的只有一个---投机。在一个几乎不能反映国民经济晴雨状况,近乎赌场性质的市场里,人们玩着击鼓传花的游戏。股市圈钱的目的和游戏的性质 我原以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变,但是越来越高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和上市密集度,让这个虽不太缺钱却满目疮痍的市场,最终将不能承受之轻,在最后的那根稻草加载于证券市场之前,我们最好清醒地思考一下---我们的股市怎样才能走出牛市?走好要具备哪些条件? 若明白了这两个问题,这波行情的性质和行程,也会不言而明了。
复杂个体的人 以群体行为的方式参与其中的经济活动,不仅受自身体制内活动的制约,在日趋开放的开环系统中,更是容易被众多外界因素所干扰和影响。)。在内因 日积月累的厚积下,外因一丝火花都会燃起 熊熊的燎原之火,我们当下地产之怪现状的坚冰,实际上就是 始于分税制改革之初多年的 饮鸩止渴式的阴寒积聚而 薄发的结果。去年地产调控政策伊始,就说过 当时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地产调控政策必败,而后的房价反弹地王频出,已经说明了问题。我当初说调控必败绝不是出于反对地产调控政策为目的,而是认为地产兴国的方针之初,把地产作为国家的支柱型产业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如今的调控貌似下了狠手,但最终若没有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比如分税制改革),没有系统性的规划和循序渐进式的调控,只会 像让一个瘾君子为了急速戒烟,在强药猛攻的毒副作用下,落下经久难愈的残疾。 本轮地产调控,假若真的能使房价大幅下跌,将是人民之祸而非福,其结果也只会有两种:要么房奴以及所有商品房持有者将承受所有的痛,进一步压缩内需,为通缩埋下祸根;要么**会继续加大印钞的数量(可怕的地方债,大量政绩工程,与不良开发商合伙坑瀣一气的行奸们掏空了银行,而国家不会看着银行有倒闭的危险时袖手旁观---这也是不断增加存准金的重要原因)使得通货膨胀越演越烈,最终全民买单。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地产调控,应前瞻地有序且周密地准备,宜缓不宜急!兴百姓苦,乱百姓苦,自古莫不如此。 更重要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初始阶段,土地财政一旦退出,谁能扛起地产财政曾经的重担?在出口创汇(不是以占有国外市场,具有侵略性的长期垄断为目的,出口退税补贴的大都是附加值极低的实物产品和落后行业,把眼光放长远看是弊远大于利的愚蠢行为)发动机熄火之后,目前看 只有增加税收或者加速印钞两条途径,而增加税收又会加重企业的负担,进一步恶化实体经济环境;加速印钞 则只能使得 通胀形势更加恶化,从而逼迫**进一步加大货币调控力度,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陷入 水多加面面多添水的怪圈。 在这里之所以说 地产的问题,是因为多年卖地求财的积弊下,它是当下 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 因素之一。不分析主要矛盾,而去关注吸引眼球的什么 新能源,什么特高压,什么高速铁路,什么新农村建设概念。。。引导人们沉浸在那些个花里胡哨的概念里,只会使人陷入舍本逐末的迷茫。古往今来,一个国家赖以长久生存最重要的因素只有两点--- 粮食 和 军队! 仔细看一看,包括核电在内,新能源领域有多少自己的核心技术? 电力短缺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将来能不能发出电都是问题,花那么多钱搞特高压 只会成为 下一个 因能源短缺高油价下停在车库里落满灰尘的家轿行业;还有,在经济萧条的时候 还有多少人会去坐只比动车组快不了多少 而建造成本和票价一样高企的高铁?新农村建设政策下,即将失地的农民,在若干年后真的能像欧美国家城市化进程那样,如愿幸福地成为连大学生都难以生存的城市一员吗? 我这样说不是反对社会进步(我一直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科技进步引导人类文明前行的),而是说 什么才是国家当下最该也是必须要做,如何细致踏实去做的事情(比如兴修水利 是早就该下手的兴国之举),离开那两个基础 谈论经济,神马都是浮云。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国家投放大量货币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外储高企的形势下,通货膨胀 难以抑制(外储降下来之时,当然是主动降而非被列强玩弄之后资产缩水方式下降;另外,存准金升到20%之上 以及未来加息到5%,也只能减轻或延缓却阻挡不了通膨的步伐)。通胀的大局下,定无股市的 牛市产生,股市也定会产生 一波短时疯狂后的哀鸿遍野的杯具行情。那一天 不会很遥远,就在今年,今年一定会有!
09年下半年行情结束以来,就大趋势来说总体向下趋势未变,期间股市只是大幅的震荡,根本不能算牛市,股市更寒冷的日子远未到来!
------ 摘自 本人3月1日博文 《这次,杀手不太冷》,算是对楼主的问题的回答吧,不当之处请大家多拍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