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教学设计
基于课标要求的教材分析
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
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民族资本主义是
近代中国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但在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始终在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始终没有发展成为
近代中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形态。
本节课是人民版专题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的
第三节课,在前两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架构本节内容,即在民族资
本主义产生和艰辛的发展历程学习的基础上,自然形成了《近代民
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这节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和掌握“三座大山”对民族资本主义
的摧残和破坏。教学设计的意图是:第一步,让学生通过自读教材
并思考整合,从而归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欺压摧
残民族资本主义的表现;第二步,通过高考真题课堂实测让学生加
强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理解“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
得胜利的原因”。教学设计的意图是,一方面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