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简介:高管在职消费问题源于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一固有的组织结构特征决定了该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职消费是指管理层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的消费行为,包括合理的业务支出和可能存在的过度消费。合理的在职消费,如必要的商务接待、差旅等,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业务发展。然而,过度的在职消费,如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则可能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数据库选取了沪深两市2007—2023年国有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并对初始样本进行以下处理:(1)排除金融和保险类上市公司,因其经营模式和财务特征与其他行业存在显著差异;(2)剔除ST和*ST类上市公司,避免财务困境可能带来的数据偏差;(3)删除相关数据信息不完整的样本,以确保分析的完整性;(4)为了减少极端值对研究结果的潜在影响,对主要变量进行了1%水平的Winsorize处理。具体而言,高管在职消费的衡量方法为:(管理费用−董事、高管、监事会薪酬总额−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当年无形资产摊销额)/期初总资产。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上市公司年报、月报
时间跨度:2007-2023年
数据范围:A股上市公司(不包括金融和保险类上市公司、ST和*ST类上市公司)
数据格式:dta形式(使用stata软件打开)
包含指标: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统计日期  | 股权性质  | 
管理费用  | 董高监薪酬总额  | 坏账准备  | 库存跌价准备  | 
无形资产摊销  | 期初总资产  | 高管在职消费  |  | 
说明:  统计日期:以年末为准,但董高监薪酬总额为全年加总,总资产以年初为准 坏账准备、库存跌价准备:为期末减去期初的增加值  | 
样例数据:
参考文献:[1]王跃堂,杨钦,张翼.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抑制高管在职消费吗?[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4,26(06):108-121.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