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分析仪器
原理: 能量为10~1000eV的低能电子射线对应的波长为400~40 pm,大致相当于或小于晶体中原子间距,晶体可以对它产生衍射。但由于电子穿透能力较差,所以这个能量范围内弹性散射(即能产生衍射部分的散射)电子只来自晶体内表面几层原子。分别以二维方式参与衍射,不足以构成真的三维衍射。 因此,低能电子衍射LEED(Low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是用来作为表面分析的重要手段。 发展历程: 1927年戴维逊(C. Davisson)和革末(L. H. Germer)发现电子有波性的实验就是低能电子射线在单晶Ni表面的衍射现象,但由于高真空和精密测量条件的限制,一直到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超高真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才使LEED发展成为研究表面结构的成熟的手段。
样品要求和实验条件:样品的表面清洁是十分重要的。样品表面用离子轰击净化,并以液氮冷却以防止污染。真空度的要求。1.33×10-4 Pa真空度,需1秒钟表面吸附层即可达到一个原子单层。1.33×10-7 Pa真空度,需1000秒钟表面吸附层即可达到一个原子单层。一般需要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