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成本票不足是一个极为常见却又令人头疼的问题,它如同一个巨大的包袱,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税负压力,严重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可持续发展。
成本票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用于抵扣成本的重要凭证。当企业成本票不足时,意味着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无法在税前得到充分扣除。例如,一家制造业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由于部分供应商无法提供正规发票,或者企业为了降低采购价格而未索要发票,这就导致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这部分原材料成本无法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假设企业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 500 万元,正常情况下有充足成本票可扣除后,应纳税所得额可能降至 300 万元。但由于成本票不足,只能按照 500 万元计算应纳税额。按照 25% 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企业原本只需缴纳 75 万元(300 万元 ×25%)的企业所得税,现在却要缴纳 125 万元(500 万元 ×25%),多缴纳了 50 万元的税款,税负压力剧增。
面对成本票不足的问题,企业可以通过核定征收政策来解决,在税收园区内,个体户享受核定征收,核定个税0.6%,综合税负2.7%,年开票额450万左右。直接按照核定的税率来缴纳税款,没有成本票的需求。
企业可以在税收园区内设立一家个体户,作为采购平台,无法提供发票的供应商就由个体户去采购,有效的降低了成本票不足所带来的税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