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养殖与“老三病”防治技术
草鱼养殖技术过程中的“老三病”是草鱼细菌性赤皮病、细菌性烂鳃病和细菌性肠炎病三种病的通称。因为这三种病常常是其中两种或三种并发,而且三种病均会造成草鱼大量死亡,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群众称之为“老三病”。在此,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草鱼细菌性赤皮病、细菌性烂鳃病和细菌性肠炎病的防治。
一、草鱼“老三病”的症状及流行情况
1、细菌性赤皮病细菌性赤皮病又叫擦皮瘟或出血性腐败病。引起发病的病原体是萤光极毛杆菌。病菌引起鱼体表和肌肉发炎、溃烂,并会通过血液传染引起内脏发炎。病鱼鳍条末端腐烂、断裂,俗称“蛀鳍”,鳍条间膜撕裂成破纸扇状;体表鳞片脱落,尤其是在腹部两侧更为明显,用手轻轻一擦,可见鳞片大量脱落。引起此病发生的原因往往是拉网或运输过程操作不慎,造成鱼体受伤而引起发病。很多村前屋后零星池塘,常在清明前后才放养鱼种。这时水温已升高,鱼的活动量也加大,鳞片相对松弛,稍一不慎,就会造成此病发生。一般而言,此病主要危害二龄以上草鱼,成为每年最早出现的细菌性鱼病之一。
2、细菌性烂鳃病引起草鱼烂鳃的细菌性病原在我国是鱼害粘球菌。这种粘球菌在显微镜下活体观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