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经验交流材料-好范文网
---------------------------------------
村西的汤归湖上,一座廊桥横跨而过,湖畔的绿柳和几排白墙黑瓦、整齐划一的独栋别墅倒映在水中,自成风景;穿村而过的汤归堰边,不时可见涤衣的村妇;杨氏祠堂边的千年古樟树下,七八个村民正坐在长廊里聊家常……
杨砩头曾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后进村。2013年底以来,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凝心聚力,踏实做事,在去年的百日攻坚中,更是全村合力打造和美乡村,眼下的杨砩头已经华丽转身。该村还被列入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
杨砩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仙居最早的古堰汤归堰穿村而过。在汤归堰建成前,下各平原虽有田数百顷,却因无水灌溉,只能种玉米、高粱、粟等作物,而不能种水稻,产量低,赋役重,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当地羊、汲两家有田3000亩,为当地富户,二公心系百姓,为解民众无水灌溉之苦,义舍家财,修堰开渠,历4年堰成渠通,终使下各平原成为米粮产区。传说汤归堰修至后期,羊、汲二公家财耗尽,连羊婆、汲婆及家人的私房钱都捐助出来,修堰后即告破产,堰成时,民众称羊公为“博施”,称汲公为“济众”。今仙居县下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