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徽创立的割圆术_
---------------------------------------
圆周率是对圆形和球体进行数学分析时不可缺少的一个常数,各国古代科学家均将圆周率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我国最早采用的圆周率数值为三,即所谓“径一周三”。《九章算术》中就采用了这个数据,“方田”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圆田,周三十步,径十步,问田有几何?”很显然,这个数值不能满足精确计算的要求。汉代一些数学家已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在实际应用时采用多种圆周率数值。经过他们的努力,数值精确度虽有提高,但大多是经验成果,缺少理论基础。
圆周率计算上的有所突破,有赖于有效方法的诞生,这种方法就是割圆术。刘徽经过深入研究,他发现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周长可无限逼近圆周长,从而创立了“割圆术”。
割圆术的主要内容是:一、在圆内作内接正六边形,每边边长均等于半径;再作正十二边形,从勾股定理出发,求得正十二边形的边长,如此类推,从内接n边形的边长可推知内接2 n边形的边长。二、从圆内接正n边形每边边长,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