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的基本知识大全
月琴是从阮演变而来的乐器。自晋代起就在民间流行,约从唐代起
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圆似月、声如琴。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月琴
的基本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月琴的乐器介绍 月琴起源于阮。早在汉武帝时(公元前 140
年—前 87 年),我国汉族已经创造发明了阮,
但当时这种以“弹”和“挑”为主要演奏手法的乐器,都笼统地称为
琵琶。据东汉傅玄《琵琶赋》序所载,阮是当时乐工参照琴、筝、筑、
卧箜篌等乐器创制而成。是:“中虚外实,天地象也;盘圆柄直,阴阳叙
也;柱十有二,配律吕也;四弦。”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可知,当
时的阮长三尺五寸。汉时称秦琵琶,它通过“丝绸之路”向西域传播,在
甘肃麦积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画上,均能见到它的造型。东晋(公
元 317 年—420 年)“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弹这种乐器。在三国(吴)青釉
瓷仓陶塑上有其图像,在南京西善桥南朝墓砖刻画和江苏丹阳南齐墓砖
刻画中,都能见到阮咸演奏的图像。唐武则天时(684 年—701 年)称其为
阮咸。《旧唐书·音乐志》:“阮咸,亦秦琵琶也,而项长过于今制,列
十有三柱。武太后时,蜀人蒯朗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