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泡罩是指通过热成型或冷成型技术将塑料片材(如PVC、PVDC等)或铝箔材料加工成具有多个凹槽的小腔体,再将单剂量药品(如片剂、胶囊)置于腔体中,并用盖材(如铝箔或复合膜)封合而成的一种单元包装形式。泡罩包装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阻隔性,能有效保护药品免受湿气、氧气、光线等外界因素影响,同时便于携带和使用,是目前常见的固体口服制剂包装方式之一。
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药品泡罩市场报告2025-2031”显示,预计2031年全球药品泡罩市场规模将达到95.8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0%。
根据QYResearch头部企业研究中心调研,全球范围内药品泡罩生产商主要包括Amcor、Constantia Flexibles、Klöckner Pentaplast、Liveo Research、Tekni-plex等。2024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33.0%的市场份额。
就产品类型而言,目前PVDC是最主要的细分产品,占据大约29%的份额。
就产品应用而言,目前片剂是最主要的需求来源,占据大约58.3%的份额。
药品泡罩市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推动。首先,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慢性病患者数量持续上升,对长期用药的依赖性增强,推动了对安全、便携、计量准确的泡罩包装需求的增长。其次,制药工业的现代化和自动化进程不断加快,泡罩包装因其适用于高速生产线、自动化包装与条码管理,越来越受到药企青睐。此外,国家和地区对药品包装安全性、可追溯性和防伪性的监管日益严格,也推动了泡罩包装技术的创新与升级,如采用更高阻隔性能的材料、多层复合结构和智能标签等,进一步拓宽了其市场应用。尤其在新兴市场国家,随着医疗支出的增长和基础医疗设施的改善,药品需求不断扩大,泡罩包装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然而,药品泡罩市场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压力不可忽视,尤其是高阻隔材料如PVDC、PP/ALU、铝塑冷成型复合膜等,对中小型包装企业构成较大负担。其次,环保法规日趋严格,要求包装材料具有可降解性或可回收性,这对以塑料为主要原料的泡罩包装提出了更高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促使企业必须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投入。此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大型包装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客户资源优势占据主导地位,给本地和新兴企业带来较大生存压力。同时,不同地区在药品包装标准、认证流程等方面存在差异,也对企业的跨国业务拓展提出了更高的合规性挑战。因此,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泡罩包装企业需不断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成本并加强对法规与可持续发展的响应能力,以实现长期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