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2-8-15 15:10:27
应该注意,垄断的形成常常是规模大成本低以外种种因素的结果。垄断是通过相互串通的协定而形成,它是公共的政策所促进。竞争促进垄断,垄断又促进技术进步,这只是一个伪命题。
只要是公共的竞争,就没有过度竞争这一说法。

如果一项用以满足我们需要的新技术确是比较好的话,它就应该能够经得起一切竞争。

最近,在重读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以上观点,来之该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5:21:44
我来谈一点经济学以外的东西。我个人在京东和苏宁易购都消费过,特别是还多次在京东消费。因为我们家附近就有一个自提取货的点,京东的自提一直都很快,晚上订的货,第二天早上就能到。如果是早上订的货,当天下午就能到,非常快。不过京东现在确实没有几年前刚开始的时候好了,从自取点能看出来,不过从今年开始自取点已经开始实行进行取号、收款和拿货分开这些规范制度。应该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苏宁易购也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在刚开始有苏宁易购的时候,他们的移动POS机的信号不好,居然会出现不能刷卡的现象,现在则是很好用,并且还必须都要刷卡,不能在付现金,这就是一种规范。毕竟让送货的人每天拿着一大堆现金,不安全也不方便。用刷卡的方法能有据可循,也安全。

再从价格和质量上来说,这两家都是以物美价廉取胜的。正品,并且还比市价便宜。这个就很难得。我多次在这两家消费,买的东西都很满意,没有出现过什么毛病。买东西不就是追求质量好,价格便宜吗,他们都能做到。希望这次的价格战不会影响产品质量。相比起价格来,我更看中产品质量,不要买回来以后总去退换。

国美的东西我一直没买过,也没在他们家的实体店买过。我家附近,国美、苏宁、大中,他们的实体店都有。苏宁的家数最多,国美有1家,大中有1家。国美的实体店卖场平时很难看见里面有顾客,装修也很简陋,感觉不像是电器卖场,到像是租的摊位一样,非常冷清。苏宁和大中就好多了,特别是苏宁里面的顾客很多。就从这些细节上来看,我想国美在这次价格战当中恐怕是垫底的,至于苏宁和京东,这个我就判断不了了。两家都很有优势。

以上我都不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的,我只是通过消费体验和平时的观察,说的一些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5:25:4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5:46:13
鉴于商家光打雷不下雨,维持家电零售商“炒作”评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5:56:19
如果双方都按约定的来,商品的价格应该均是0元才对,但如果这样的话,会马上断货。从目前网站上的数据来看,京东可能有些型号价格降了,但也没降多少,对消费者来说大家在这个时候都在持观望态度,不会进行购买。因此,京东非常清楚这样一招其实根本不会真正进行价格战,无非是京东在进行网络营销罢了,这下一来可能很多有网购习惯的人会把这种噱头传播到不进行网购的人那里,无形之中扩大了京东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大家电方面。
因此,其实真根本不是价格战,也不可能是价格战。在网络平台下打价格战根本就是大家自己找死,因为消费者会轻易的观察到各方的价格,与传统的城市模型有很大差别。所以我认为这只是京东的一次微博营销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6:07:49
看高人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6:14:15
首先申明转帖


在原材料价格坚挺、劳动力成本高涨、货币超发的今天,还有什么能帮助中国消费者全面或部分对抗通胀?答案是:电商。最近数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呈现出一种“另类”商业模式:通过降价抢占市场,消耗投资人的钱,然后用市场规模获取新一轮融资。业务本身不赚钱,但只要能从风投市场圈到钱,游戏就可以持续。这种模式对传统销售业造成巨大冲击。家电销售巨头苏宁电器被迫转型,其副董事长孙为民愤而将此模式指斥为“传销”,称之为“不正常”。作为某种回应,电商新贵京东商城昨日打出了“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以上”的口号,为赔本赚吆喝贡献了又一实例。多少受此影响,苏宁电器股价暴跌,距一个月前完成的定增价格腰斩有余,参与定增的张近东、弘毅投资均遭巨亏。国美电器亦受牵连,股价同样暴跌。对于消费者来说,电商都是活雷锋。它们烧着PE、VC的钱,其中不乏海外资金,惠及中国消费者。像京东商城就有老虎基金、红杉、KPCB等外资机构;而当当网在美国上市,等于圈美元来中国烧。一位业内人士估算,2011年电商大约“补贴”了中国消费者一两百亿元。对于投资者来说,电商则是价值毁灭者。业内笑称,对于PE来说,电商的意思是“垫钱给商家”。为了应付资本的压力,电商行业还出现造假行为。当当网CEO李国庆称,目前电商“流量造假、毛利率造假和费用造假盛行”,电子商务的销售额有两三成被商家、供应商回购。资本都是逐利的,它们觊觎着市场秩序稳定之后的寡头垄断格局。但在数年内,这一格局还不太会出现,消费者仍可享受一段时间的价格战。CPI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了。即便市场秩序稳定了,电商的盈利前景也未见佳。全球电商鼻祖亚马逊,净利润不到1%,其中大部分还来自云计算服务,主业基本无利可图。电商并不是心甘情愿做慈善家的。由于消费者转换成本太低,很难建立品牌忠诚度,电商天然就是价格战的参与者。以至于中国另一家电商巨头乐淘网CEO毕胜2011年底演讲称,“电子商务就是个骗局”。传统零售企业的价值也被电商毁坏了。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对价格敏感的产品,其受到的毁坏程度就更高。家电、图书等产品因此成为电商启动价格战的常规选择。A股市场的投资者,则需留意各行业受电商冲击的程度。诸如百货超市、贸易、服装等行业,都成为电商冲击波下的受害者。作为消费者,请享受电商带来的“福利”;作为投资者,请回避电商冲击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6:18:37
最终受苦的是消费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6:33:46
京东高管出巡,纯属围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6:43:39
heh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6:44:29
一旦开始,该如何结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6:52:1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6:58:36
相煎何太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7:08:49
这样盲目竞争的背后肯定隐藏着更大的野心。1、京东背水一战赢得这场战役,中国电商市场格局将演变为一家独大的完全垄断市场,其他小企业根本无力与之抗衡,等待他们的肯定是倒闭或被并购的悲惨结局。到时京东垄断几乎全部的线上交易,价格肯定会水涨船高,老百姓则无奈地强咽恶心竞争之苦。2、京东 美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名为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实则暗中勾结瞒天过海。最后老百姓手里的钱没了,京东和美苏彻底笑了。
总之,不管哪种结果,最终还是消费者买这个大单,商家是不可能吃半点亏的,这就是营销手段。
这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不公平。强烈建议ZF出面制止这种貌似无休止的炒作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7:53:47
好专业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8:01:40
炒作,就像当年的腾讯与360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8:06:35
看着之前不断开始的嘘头(我主观认为),发现了某种阴谋的味道,今天看了所谓的战斗,我怎么就没发现能够真正勾起自己购买欲望的商品呢?要不就是没货,要不就是你有货,我没有,要不就是有货,但不是消费者真正需求的……怎么都感觉是在造势,是在做一种营销,阴谋的味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8:22:19
都是噱头  尾货低价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9:01:04
越低价越好吧,反正最近想入手一些东西,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9:08:20
1945年8月15日,东京向苏美投降;2012年8月15日,京东向美苏宣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9:21:57
买一送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9:44:19
donghaojie 发表于 2012-8-15 10:39
我认为如果两家真的打价格战,那么得到最大实惠的应该是广大消费者,这是从近期来看的,试想,价格超乎想象的便宜,那即使是家里有的,也可以便宜买过来存着,说不定啥时候派上用场,反正便宜,估计家里有空地的都会买点~
不要陷在微观经济学的圈子里跳不出来。
西方微观经济学即便在亚当斯密那里都有着深厚的宏观背景,所以我一贯反对把政治经济学拆分为宏观和微观。
在微观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其实是生产相对过剩条件下“强行被发现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大多数老板和老总都知道的规律,但也是他们最最喜欢对之失明的规律。
恰恰是市场的饱和才使得京东被迫号称自己只要10%的毛利而指责苏宁和国美都维持在20%以上的毛利。
如果京东满足于目前的这点利润额度——这一本分的利润额度——靠经营靠劳动获得的利润,他就没有理由只要10%的毛利率。
他也许认为,我的销售量从苏宁和国美手里抢过来之后,尽管我的利润率下跌了,但利润总额还是增加的。这是一种纯商学的观点。而为了获得这一商学上的利润,不惜引进风投助战他这种毫无科技含量可言的行业,这只能说明我们国家整体经济形态的进步基因更趋蜕化。
我们过多地注重商战对消费者带来什么。我们更忽略企业家在其投资获得回报后做什么。这才是这种价格战最后结果所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9:52:14
xiaodouyaya 发表于 2012-8-15 14:38
我觉得电商的发展前途更加前途光明
呵呵,我一般不参与这种帖子,我在微观版块里发的模型帖子一个能上来叫板的都没有。也就是看在老大亲自发帖的面子上过来捧场。
你再仔细想想你的观点?家电难道真应该线上销售为主吗?
我打了埋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9:56:45
分析很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9:59:46
竞争完了就是垄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20:16:33
这是在互拼资金链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20:20:1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20:20:45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上游的家电生产企业,肯定不允许电商一家独大的局面。短期内,如果某家电商企业通过价格战,取得较高的市场份额。上游的家电企业肯定会帮助扶植、培育另外一家竞争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20:28:38
       无论是京东或是苏宁获胜,对供货商都会更不利。但担心他们之后会宰消费者,实在是杞人忧天。价格高了,百思买什么自然会回来的。美帝若大力发展**亚马逊,京东不继续降价都不错了,还提价?
        即使获得垄断地位,只要不是党国扶持的行政性垄断,提价等于培养竞争者,引狼入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20:30:34
玄一无相 发表于 2012-8-15 09:20
个人以为,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更具体、贴切。

    以目前双方的情况来,各具独特优势(苏宁线下实体店 ...
今年4月以来,B2C电商价格战进入大混战时代,频繁的价格战令消费者对价格十分敏感,使得各家电商用尽浑身解数争夺消费者,持续的价格战对各家电商的资金消耗极大。但是,京东要想获得下一轮融资,必须在价格战中胜出,才能获得市场支配地位。3C类产品毛利很低,彼此差距不大,大家电和开放平台是京东试图盈利的方向,因此京东必须守住大家电这块阵地。他认为,京东技术和物流体系相对领先,只有从物流方面省钱,才可能应对未来一年你死我活的价格战。

对于未来电商竞争格局,明年下半年,在开放平台的电商模式里,天猫的地位已经无人能撼动,而大家电和3C类领域的斗争则会是苏宁和京东二选一出局,其他易迅、国美网上商城都是吃些小份额。最终,京东或苏宁占据50%的份额后,格局才会确定。

对于刘强东宣称的“大家电未来三年保持零毛利,价格要比苏宁国美卖场便宜10%”,实为文字游戏!

无论是苏宁、国美还是京东,在销售一件家电产品后所获得的毛利来自两个部分,一个是销售价减去进货价的“净销差”,另一个是供货商给的销售返点。不熟悉家电零售行业的人一般都只觉得第一个净销差就是渠道商所获得的全部毛利,其实净销差只占毛利的一半甚至更少。打个简单的比方,京东从某彩电厂商处以每台1000元的价格进一批彩电,按照家电电商目前7%—8%的净销差计算,京东可能会卖每台1080元左右,但除了80元净销差之外,彩电厂商会按行业规则返给京东进货价的5个点到7个点,即70元左右。按照刘强东的说法,京东在未来三年内虽舍弃了净销差,但不会“零毛利”,因为还有厂商返点。至于“比苏宁、国美卖场便宜10%”的说法更是文字游戏,现在所有家电电商的家电商品价格均比实体门店便宜10%至15%左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