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 人工智能基础算法
3.1 Python编程基础
3.1.1 Python基础数据类型与表达式
1.常用AI辅助高效办公工具
(1)办公辅助:比如WPS AI、Microsoft Copilot,支持智能排版、语法校对、内容摘要生成、函数编写,提升文档撰写和数据处理效率。
(2)自动编程:比如Cursor、Trea,根据用户提示词自动生成各类程序代码。
(3)智能工作流:比Coze、dify,自动化实现日常业务处理工作。
2.分析式小模型和生成式大模型的适用场景
(1)分析式(也称为决策式)小模型(如GBDT、SVM):适用于结构化数据预测和聚类任务(金融风控、精准营销、客户分群),依赖清晰规则和标注数据,计算资源需求低。
(2)生成式大模型(如GPT-4、通义千问):擅长开放创作类任务(文案生成、代码编写)、多轮对话(智能客服),需海量无标注数据训练,注重语义理解与涌现能力。
典型场景对比:
3.企业落地AI的五个技术要点
(1)提示词工程(PE):是指设计和优化提示的过程,以使人工智能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意图和要求,并生成更准确、有用的响应。
(2)检索增强生成(RAG):从外部知识库检索相关信息来辅助大型语⾔模型回答问题,已经被证明能显著提高回答的准确性,减少模型产生的幻觉,尤其是在知识密集型任务中
(3)智能体(Agent):指能够感知环境、自主决策并执行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的实体。Agent的特点包括自主性、环境感知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4)大模型微调(FT):旨在通过特定领域数据优化预训练模型参数,提升其在专有任务上的性能和适应性。
(5)知识图谱(KG):种结构化的语义知识库,用于描述物理世界中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其核心是通过“实体-关系-实体”的三元组形式,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清晰的知识网络。
2.1.2大模型应用场景分类和提示词使用原理
1.基础大模型应用场景分类
(1)工作报告类:编写商业分析报告、数据分析报告的场景,需明确框架(引言-分析-结论)。
(2)软件工程类:开发办公软件或科学软件的场景。需要结合软件工程方法论,采用链式CoT、自洽、思维树ToT等方法生成提示词,进而生成代码。
(3)文案创作类:编写企业宣传材料或文学作品的场景。需要设定背景、角色、故事线、场景等内容并生成提示词。
2.提示词的工作原理
(1)提供上下文:告诉模型需要完成什么任务、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
(2)激活关联知识:关键词(如“SWOT分析”)触发模型调用预训练商业领域知识。
(3)注意力引导:确定提示词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提示词中含有,重点,关注,分析等关键词,模型会重点关注关键词后面的内容),减少无关内容。
3.提示词常用模板
(1)四大类框架:指令、上下文、输入数据、输出指令
(2)常见提示词模板,比如 ROSE模板(Role-Objective-Scenario-Expectation):
-角色:数据分析师
-目标:撰写新能源汽车行业报告
-场景:需包含市场趋势、竞争格局
-预期输出要求:分点论述,500字以内
4.提示词设计策略
(1)四象限法:
-用户与AI均擅长 → 直接提问(“翻译以下段落”)
-用户不擅长但AI擅长 → 迭代追问(小说创作分轮优化)
-双方均不擅长 → 长文记忆、提供示例、给予评价、循序渐进,需要知识库增强(医疗诊断结合PubMed文献)
-用户擅长但AI不擅长 → 形成完备的框架投喂知识(比如按照CO-STAR模板提供完备的提示词)
5.大语言模型的缺陷与问题防范方法
(1)事实性幻觉:指模型生成的内容与可验证的现 实世界事实不一致。
(2)忠实性幻觉:指模型生成的内容与用户的指令 或上下文不一致。
(3)普通用户解决幻觉问题的常用方法:联网搜索、提示词优化、自我检验、交叉验证
(4)技术人员解决幻觉问题的常用方法:修改推理参数、RAG增强框架、精细化训练与评估
【例题解析】
问题内容
|
选项A
|
选项B
|
选项C
|
选项D
|
答案
|
以下关于提示词工作原理的描述中,哪一项最能体现其核心机制?
|
提示词通过增加模型参数规模提升性能
|
提示词通过提供任务背景、目标及领域知识激活模型关联记忆
|
提示词通过强制模型重复训练数据来优化输出
|
提示词通过随机生成文本提高创造性
|
B
|
解析:
1. 选项A错误:混淆提示词作用与模型训练机制。提示词仅引导模型调用已有知识(如激活预训练的商业领域知识),而非改变模型参数规模。模型参数在训练完成后即固定,提示词无法动态调整参数。
2. 选项B正确。
3. 选项C错误:误解模型工作逻辑。提示词不强制模型重复训练数据,而是引导模型基于已有知识生成新内容(如结合预训练知识生成原创分析报告)。模型训练数据在推理阶段不可修改。
4. 选项D错误:混淆创造性与随机性。提示词通过结构化约束(如角色设定、输出格式)激发创造性(如“以诗人风格写文案”),而非依赖随机生成。随机性会导致输出不可控,违背提示词设计目标。
2.2 智能工作流工具使用
2.2.1智能工作流工具简介
1.工作流基本概念和三种控制流结构
(1)顺序结构:线性执行节点(文档解析 → 摘要生成 → 邮件发送)。
(2)分支结构:基于条件跳转(用户意图为“投诉”则转人工客服)。
(3)循环结构:迭代优化输出(AI生成文案 → 人工审核 → 循环修正)。
2.常见智能工作流工具的适用场景
(1)轻量级应用(Coze):适合个人、小微企业,大型企业中不涉及客户隐私和商业机密的场景。
(2)深度开发场景(Dify):适合大型企业,或者涉及客户隐私和商业机密的场景。
2.2.2 智能工作流常见AI应用架构
1.工作流Workflow: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完成任务,可靠性、准确性较高。适合处理需稳定输出的场景,例如数据分析、数据清洗等场景。
2.AI智能体(Agent):自主根据上下文内容判断选择何种工具完成任务,具备较高的灵活性,但缺乏稳定性。适合聊天、写文章、绘图等场景。
3.知识库(RAG):基于知识库检索结果回答用户的问题,有较高的稳定性,适合处理需结合私域知识才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场景,例如企业具体产品、规章制度相关的咨询客服。
2.2.3 智能工作流核心功能模块
1.可视化工作流构建模块
Dify和Coze均提供低代码、零代码开发工作流的可视化开发工具,通过拖拽式界面,快速添加节点,并串联各个节点,构建起复杂的工作流。Dify与Coze在开发工作流时可以便捷的使用许多节点,实现数据获取、大模型调用、http协议使用、逻辑判断、循环迭代等功能。这对于快速构建高质量的工作流至关重要
2.模型集成与管理模块
(1)多模型支持:Dify和Coze支持常见模型(如GPT-4、通义千问,deepseek)的调用,dify还可以使用用户本地部署的私有大模型。
(2)统一管理:提供模型版本控制、性能监控及密钥加密功能,确保数据安全。
3.外部工具插件模块
Coze与Dify都提供了大量的第三方工具,可以让AI应用与外界有更丰富的交互手段。例如:提供了许多数据处理的插件能实现OCR、语音转文本,还有许多接口能实现爬虫抓取、天气、搜索、地图服务等一系列功能。此外还支持基于MCP实现插件拓展。
2.2.4智能工作流典型应用场景
1.信息采集:Dify构建企业工商信息查询工作流,通过Python节点调用API,实时验证企业信用风险;
2.智能问答:Coze或Dify集成RAG知识库,分析识别用户意图,结合企业私有数据给出专业、精准的回答;
3.方案设计:Dify的Agent调用DuckDuckGo工具搜索景点信息,结合用户预算生成行程方案;
4.内容生产:Dify的文案改写工作流自动抓取网页内容,通过LLM节点缩写成小红书风格文案。
5.非结构化数据处理:Coze的工作流利用多模态大模型识别图片文本,并将其转换为结构化的表存储到数据库中
【例题解析】
问题内容
|
选项A
|
选项B
|
选项C
|
选项D
|
答案
|
在Dify工作流设计中,结束节点(End Node)的核心作用是什么?
|
存储并输出最终结果数据
|
控制工作流的分支跳转逻辑
|
标记工作流终止,不执行数据处理
|
自动合并所有上游节点的输出结果
|
C
|
解析:
1. 选项A错误:输出结果由**输出节点(Output Node)**负责(如返回API响应),结束节点仅标识流程终止点,不存储或处理数据。
2. 选项B错误:分支跳转由**条件节点(Condition Node)**控制(如根据输入值选择路径),结束节点仅表示流程终点。条件节点含逻辑判断(如IF/ELSE),结束节点无任何逻辑操作。
3. 选项C正确:通知引擎当前工作流执行完毕,停止后续计算。
4. 选项D错误:结束节点不聚合数据,需通过**变量聚合器(Variable Aggregator)**合并多分支结果(如汇总并行节点输出)。
CAIE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官网: https://www.caieglobal.com/
领取更多AI学习资料,获取岗位信息
添加微信:FYLlaoshi 备注:社群 邀请您加入CAIE人工智能交流社群
CAIE,全称Certifica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gineer(注册人工智能工程师),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技能等级认证。旨在评估和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理论基础与实战能力的职业人士。CAIE 认证体系主要针对从事或希望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及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考核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主流算法、开发工具、编程实践、以及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场景下的应用能力,包括
CAIE+营销\人力\财务\学术\医疗\视频等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CAIE 认证的价值不仅反映了持证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了持证人在职场上的竞争力,满足了市场对具备高级技能的人工智能人才的增长需求;而且获得 CAIE 认证的持证人可以证明自己在应对复杂 AI 工程任务时具有较高的专业胜任力,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的人才选拔。
CAIE 认证体系密切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动态,并及时将其纳入考核标准和课程体系之中,确保持证者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最前沿,包括对新兴技术如强化学习、生成对抗网络、边缘计算等的理解,以及对AI技术在自动驾驶、医疗健康、金融科技、工业制造等领域具体应用的掌握。
欲从事人工智能相关岗位或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原有岗位的人员,可以报考 CAIE 人工智能认证考试,通过考试者可获得中英文认证的 CAIE 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