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简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简称“国自然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核心资助体系,1986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管理,形成涵盖探索、人才、工具、融合四大系列的资助格局,构建起包括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截至2025年已通过联合基金吸引地方政府、企业等社会力量投入超300亿元,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为核心制度支撑,聚焦基础研究、前沿探索与人才培养。
对于研究者而言,了解历年国自然项目既能通过分析资助数据把握科研趋势、避免重复劳动,也能借鉴历年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方案及依托单位策略提升申请竞争力,还能识别资助机制变化以适应政策导向,更可通过分析项目依托单位分布与合作模式拓展学术合作网络,同时结合NSFC官网查询等工具提升数据利用效率。
为此本团队收集并整理了截至2025年8月28日的国自然项目清单供大家参考。
根据已经公开的信息来看,2025年的国自然项目聚焦 “AI 驱动、绿色低碳、老龄化应对、供应链重构、数据安全” 五大核心领域,紧密衔接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
AI 领域重点推进生成式 AI、多模态融合在供应链(如中山大学 “AI 驱动供应链创新设计”)、医疗(上海外国语大学 “医生 - AI - 患者共融决策”)、城市治理(上海理工大学 “AI 舆情扩散管控”)的场景落地,同时探索其对组织行为(中山大学 “人机互动外溢效应”)、消费决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生成式 AI 价格谈判”)的影响。
绿色低碳方向围绕 “双碳” 目标,覆盖企业绿色决策(上海理工大学 “消费者绿色预期决策”)、转型金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绿色技术投资”)、区域碳代谢(河北工大 “京津冀碳传导”),并延伸至全球气候治理(对外经贸大学 “跨国公司排放责任”)。
老龄化应对聚焦交通(上海理工大学 “公共交通适老化”)、医疗(中山大学 “门诊调度优化”)、智慧养老(上海理工大学 “多模态共情交互”),破解服务适配难题。
供应链重构侧重技术驱动效率提升(中山大学 “物流联合优化”)与风险应对,推动多学科交叉创新。
数据安全领域关注隐私保护(厦门大学 “公司侵犯隐私研究”)与数据价值挖掘,青年项目攻坚底层技术(对外经贸大学 “大模型压缩”)。
整体呈现问题导向、技术纵深、全球视野特征,呼应 “数字中国”“健康中国” 等战略。
数据指标学校名称  | 学院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批准经费(万元)  | 
| 数据来源 | 各高校学院官网 | 
| 时间跨度 | 1991-2025 | 
| 区域跨度 | 全国各高校 | 
| 数据格式 | Excel形式 | 
数据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