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州诚思发布的膜电极组件市场报告,全面介绍了该市场的相关信息。报告包含市场定义、分类、应用和产业链结构,同时探讨了发展政策和计划、制造流程和成本结构,深入分析了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此外,还从生产和消费角度,剖析了主要生产地区、消费地区以及核心生产商。
膜电极组件(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ies, MEA)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气体扩散层三个关键材料和边框组成。催化层(catalytic layer,CL)由催化剂和质子交换离聚物构成,是电化学反应的场所。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GDL)作为支撑层,起到固定催化层和质子交换膜的作用,其多孔结构可实现气体传导,使气体均匀扩散到催化层,同时承担水管理功能。
随着全球对减少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人们对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兴趣日益浓厚。燃料电池利用 MEA,为传统的基于燃烧的发电方法提供了环保的替代方案。
燃料电池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固定发电、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备用电源系统等多个领域。其多功能性推动了对 MEA 的需求,因为 MEA 是这些应用中燃料电池堆的关键组件。
世界各地许多政府都出台了激励措施和补贴政策,以促进燃料电池技术的推广应用。这些激励措施包括税收抵免、补助金、研发补贴和采购激励等。政府支持有助于推动对 MEA 技术的投资,促进市场增长。
材料科学、制造工艺和系统集成方面的持续研发工作,不断提高了 MEA 的性能、耐用性和成本效益。催化剂材料、膜材料和电极结构的进步推动了 MEA 技术的整体发展。
然而,MEA 的高成本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特别是在燃料电池汽车等应用中,成本竞争力对于广泛采用至关重要。材料成本、制造复杂性以及铂等贵金属的使用导致 MEA 成本居高不下。此外,MEA 还面临来自锂离子电池等替代能源存储和转换技术的竞争。竞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动态的变化对 MEA 的广泛采用构成了挑战。
YHResearch 调研团队发布的《全球膜电极组件市场报告 2025 - 2031》显示,预计到 2031 年,全球膜电极组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6.6 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6.6%。
YHResearch 头部企业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膜电极组件的主要生产商包括 Greenerity、Hyundai Mobis、Johnson Matthey、SinoHyKey Technology、Tangfeng、Gore、Toyota、Ballard、Hydrogine Technology、WUT HyPower 等。2024 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占据约 61.0%的市场份额。从产品类型来看,5 层 MEA 是目前最主要的细分产品,占比约 73.4%;就产品应用而言,燃料电池汽车是最主要的需求来源,占比约 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