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j 发表于 2012-12-11 18:35 
我不赞同你的分裂论。因为所谓的宏观效率只是众多微观效率的综合而已,单独的宏观效率并不存在。
无论国 ...
首先,我不同意你说的为国企辩护就是为权贵利益辩护,就是与老百姓为敌的定论。因为我们这里只是就理论和现实来谈论国有企业的问题,不要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也不要扣帽子。你说你反对国有企业主张私营企业,那我是否可以说你是为资本家辩护呢?是否与广大的中低层民众为敌呢?因为能够创办企业用资本来盈利的毕竟是少数掌握资本的人。而一般的老百姓是很难真正成为私营企业主的,这从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都是打工者,而真正的私营业主还是占少数可以看出。所以,就经济问题讨论经济问题,不要泛政治化。我认为国企如同私有企业一样,都有一定的好处,也都有一定的缺陷,就是要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而不能盲目的一棍子打倒。
其次,关于宏观效率与微观效率的分析并不是肆意的分裂,而是我们不能把微观企业的效率就等同于社会经济的效率,就如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同样都有科学的成分一样。如果不考虑宏观效率,那如何比较一个国家与另外国家之间的经济效率问题,是否可从两个国家各自选取几个企业进行比较就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呢?所以,分开看更有助于看的清楚点。
第三,如果诚如你所说,“有一个结果是众所周知的,即国有企业总是低效率”,显然这样的观点在学术上是支持不住的,因为既然国有企业低效率的争论存在已久,那就说明,国有企业低效率的论据是不充分的,否则作为经济学者来说谁也不会没有根据的来支持国有企业并不低效率的这样一个空想的观点。关于具体的例证,可以从网上找一下,或者换个观点,有本书叫做《私有化的局限》,详细的介绍了西方国家一些典型的把国有企业私有化后并没有出现你预期的良好局面的典型例证。还有本书叫做《私有化理论的局限》介绍了私有化理论存在的缺陷,不一定都对,但是可以作一个参考。
第四,关于日本和德国的发展与美国发展史的比较,你可以参见一下具体的经济史,以日本为例,不说日本战前国有企业比例高而在短期崛起的问题,只需要看一下战后日本实行的“倾斜生产方式”时期是不是有比较多的国有企业,那个时期是战后日本恢复的重要基础。关于苏联的垮台就说明国有企业没有效率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苏联的垮台是多个因素作用的结果,尽管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但是因为那个体制就否认他的一切也是不可取的,再说了,苏联的解体大家也知道政治上的腐败等问题才是根本原因。如果因为苏联的垮台就否定苏联的一切应该来说不是一种严谨的态度,也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与你的讨论不是出于敌意,而只是出于对学问研究的兴趣,也希望不要上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