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ku8731 发表于 2013-1-2 01:06 
我一直搞不懂季刊这样做的目的。我有几个学生也是季刊审稿人,虽然他们都在季刊发过文章,但我还是认为他们 ...
说的很有道理!我前段时间收到《季刊》四篇稿子的审稿邀请,我觉得能投季刊并能进外审的很可能都是我一直敬仰的学术前辈,所以我接到审稿邀请真的很矛盾,我觉得自己与《季刊》的水平可能还相差一定的距离,所以审稿的时候十分小心谨慎,尽可能多查阅文献,尽可能读懂作者的文章,审稿意见都以一种交流的口吻写,因为防止自己写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这样对《季刊》的声誉会产生影响,更是对作者辛勤劳动的亵渎。
所以我审稿的四篇中,有三篇给的结论是“修改后再审”,因为那三篇中我的确发现了一些问题,还有一篇我感觉写的很好,就直接录用了。
审稿比自己写论文难受多了,真的很累很累,因为要对《季刊》负责,更要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
最后,《季刊》找审稿人的制度不能说好与不好,我觉得主编老师在看到审稿意见后自己也要把把关,一些人给的审稿意见很可能完全背离了作者论文的主要思想,我觉得需要再找审稿人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