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扬 发表于 2013-7-25 11:57 
动不动就拿“货币体系”,货币如何产生,你都不一定明白,还是先讨论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吧!
我们不说货币,说交换嘛。在这里交换比例能与数量等同。数量能与比例等同????
地瓜品种不好,不好吃,那么卖出去的很少,苹果多数人觉得很好吃卖出去的很多,地瓜则很少。
在这里价格是决定的交换比例,而卖出去的数量与交换比例无关。
正如两者的价格苹果和地瓜都可能是单半小时一斤的交换比例,一个卖出去100斤,一个卖出去10斤或者没有卖出去。在这里交换比例显然与交换数量无关系。正如现实中能找到大量这样的交换比例相同,数量确不相同的例子。
虽然短时间采集者会因地瓜卖不出去降低处理,但他发现以后如果还这样就会浪费自身的劳动时间,那么采集地瓜的时间会减少或者根本没有,而维持一定的交换比例,这样的情况也是符合现实事实的。在这里可见交换比例与数量是无关的因素。
而效用与偏好的关系,只是应该供给的一个数量概念,在这里数量才与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中的变量相关,如果涉及的是数量,那么一般均衡理论是对的,没有任何逻辑问题,但一旦涉及交换比例(价格),这里错误就致命了。
在单一产品模型,数量就等于比例,如从30增加到50 只有有一种产品,那么数量即是比例,比例即是数量,这没有逻辑问题,但显然涉及交换的关系,那么新古典的逻辑就是致命问题,不仅新古典的理论,连劳动创造所谓价值的劳动相对价格理论都是有致命问题。
相反斯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确是对的,正如两种商品按一种比例进行交换,决定相同的交换比例,是因为相同的劳动在里边,两者按相同的劳动时间比例进行交换。在这里这种劳动,显然不是作为自然力的劳动与产品数量的相对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支配与被支配的社会关系上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