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jy 发表于 2015-5-8 12:17 
当然有啦。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价值是劳动时间。货币是劳动时间的物化形式和计量尺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著作一大堆,且不易懂,连最基本的《论语》都需
要导读,更不用说难度更高的《易经》和《楚辞》之类了。但是,这种困难是形
式的,而非实质的。一旦译成现代汉语,就全不陌生了,那些思想就在我们心中
某个地方潜伏着呢,一代代的中国人,就是秉承这些衣钵过来的。
可是,经济学却不在我们的传统之内,甚至可以说,与我们的文化主流格格
不入。
不错,中国古代确实出现过杰出的理财家,比如西汉的桑弘羊、唐朝中期的
刘晏、北宋的王安石、明后期的张居正,他们都为皇帝提出了精辟的富国对策。
桑弘羊的“均输平准”法,大家在中学课本里就领教过;也有几本关乎经济的著
作,比如《管子》、《史记》中的《货殖列传》等。但是,所有这些,都称不上
是“经济学”。就如过去道教的术士们炼丹,终究不能从中炼出化学一样。
经济“学”必得是一个完整体系,有假设、概念和分析工具。这是我们的先
哲所不擅长的。所以,近代经济学是在西方而非中国发轫、成长的。
——王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