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觉得“文献引用”方面,人大应该不太差吧,比如经济学院各科系所;
(2)而“雇主评价”就不免有点牵强了——认可这一指标,人大的评价还是不错嘀,人大学生都踏实、基本功好还老实容易接受管理,普遍很“绵羊”,作为高级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低,所以,“雇主评价”应不错~~
但是,要不要认可这一指标呢?个人以为将“雇主评价”作为少少的6项指标之一,有点那个,呵呵~~
——比如,高等教育,并不完全等同于职业教育吧~ 尤其是文科院系,或者其雇主也是离散的;如何具有样本性的科学评价;觉得这个指标不真实~~
相反,觉得,如果人大的某项评价指标不利,大概是学术理论原创性、科学的研究方法论、定量研究方法的引进,以及经济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不足罢——当然,这是全体中国大学都缺乏的;不过“学术理论原创性”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论”应该相对容易罢~~好像前几年看到天津南开金融学院推出了一个关于“货币流速与货币需求关系”的动态研究框架,大概看书杂了混了,实在没看出有什么新东西,研究范式似乎也似是而非;但是人家宣称逐渐形成了“货币金融理论创新的南开学派”;真是有点啼笑皆非了~~(当然,也或者我眼界有限,N年以后南开学派成了大器,也未可知~~)
总之,基本赞同这种评价和比较研究;具体指标和评价体系的研究还要深化和科学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