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6-10-29 06:35:32
auirzxp 发表于 2016-10-28 23:44
你想多了,没几个混本论坛的人会去买这个书的。
卖书?营销?

我连评职称都不在意,学术书能卖多少本?笑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9 06:37:26
newfei188 发表于 2016-10-28 23:43
有种发电子版上来
百度百科上搜,“货币”,“货币契约”都可以看到本书的内容。
另外搜“钱约论”,可以看到本书最初的核心思想和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9 10:11:32
别跟谈什么大创新、颠覆性原创。不要像老黄一样,自卖自夸。
诺奖等着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9 13:11:10
99nini99 发表于 2016-10-29 00:38
无知者无畏,
扯淡满天飞,
不怕纸张浪费,
如何看待楼主这样的人物?

1,要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批评,挑剔,找碴,对着观点来尖刻。
而不要讽刺挖苦他们的人身,在意他们狂妄无知、无畏等等。

再一点,其实大家都很无知。
目前全世界最顶尖的100个物理学家,他们不无知吗?同样很无知,在大一统理论面前,他们茫然无知,手足无措。

假设100年后,世界上有一种23世纪的主流经济学,那么,在这个24世纪的主流经济学面前,目前的全人类都是文盲了。可见大家都是非常无知。

那么,大家所谓的有知是什么呢?就是熟客而已,轻车熟路而已。
大千世界,有无数条道路,有无限的风景,其中,有那么十条八条二十几条,是大家的轻车熟路,走熟了,是熟客,说起来头头是道,这不是很无知吗?



2,要保持好奇心。
他们的观点,往往比较新颖,奇怪,他们的错误,往往比较明显和典型,那么,这就能开拓大家的思路,思维,就能增加大家的反思的浮想联翩的机遇。


3,要有一点尊重和敬畏。
创新开拓的成果,肯定与众不同,往往不随大流。
优秀,杰出,肯定是另类,肯定是极端,特例,而不是主流,不是常规,正规。


4,搞大问题,犯大错误,犯大量错误,才出大成果。这才是科研之道,是科学规律。

现代古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胆小不得将军做。狂者进取。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反过来说,你一贯正确,非常正规,特别专业,怎么可能搞出创新开拓?不可能搞出大成果。


--------那么,大家说了:我本来就不想搞大问题,更不想搞出大成果,我就是想写几篇优秀论文,评几个高级职称等等。
-----------那么,这个,。。。,这个怎么说呢,,,,那么假若不想搞大学术,大成果,那就不如谈挣钱好了,谈职业好了,谈工作,谈谈谈恋爱,谈条件,谈论文发表的条件,职称评审的条件,谈养生,保健,长寿之道,等等。


-----------假若我们谈学术,就使劲谈学术,一心谈学术。假若我们谈人生,谈挣钱,谈生活,谈幸福,那就使劲幸福,等等。假若我们谈足球,就专门谈足球。假若我们谈麻将,就专门谈麻将。假若我们谈美发美容,就专门谈美容美发。假若我们谈便宜,就谈谈哪个店里,化妆品最好,价格又适中,老板人品好,服务也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9 13:12:48
我猛然想起了一本名著——货币战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9 13:13:44
hexianguan 发表于 2016-10-28 13:01
据说原创类最好的不是商务和三联,这两家是出名著的出版社吧。
其他的书也出的,这两家要求都很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9 15:04:21
newfei188 发表于 2016-10-29 10:11
别跟谈什么大创新、颠覆性原创。不要像老黄一样,自卖自夸。
诺奖等着你的
是骡子是马要拉出来溜。我自己说创新有啥用?该书的很多内容都已在网上公开了,同行自有评论。

有个名校的同行一冲上来就是,我是研究经济思想史的,看不出你书有任何的创新。我就问,请问本书的基本观点: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契约。历史上谁有类似的观点,类似的表述。有的话,请告诉我,非常感谢您的提醒。后来他不吭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9 15:11:31
cqn1010 发表于 2016-10-29 13:13
其他的书也出的,这两家要求都很高。
你说的弄好出版社,好杂志发论文。作为在科研机构呆了十多年的我还不至于不知道其中的好处和差别。

问题是不要因为这些忘记根本:关键还是研究质量和成果价值。而不是发在哪个杂志上,哪个出版社出版,不要本末倒置!本书主要意义在于成果公开。只要是公开的出版,哪家后来都行。实际上,自从被JPE拒收之后,我就对这些不感冒了。

另外我们可以查证下: 据说在nature, science这类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在10年后还别人引用的大概只有10%,20年后还被人引用的不到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9 19:35:43
有种发电子版上来,别整那些没用的。
不要顾左右而言其他。真的牛人是不在乎让别人看全文的,看系统的全文。
我看你的目录倒是像一本编著拼凑而成的教材,没什么创新可言。

一两个奇怪的言论就说成创新,真是怡笑大方。
这样的话,中国到处是创新人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9 19:40:46
所谓的一两个奇怪的言论就说成创新,真是可悲。
另外,这一两个言论也是别人说法的重新编译,换一种说法而已。
这也是创新,真是可悲。
中国怎么尽是出山寨型创新人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9 20:08:18
newfei188 发表于 2016-10-29 19:40
所谓的一两个奇怪的言论就说成创新,真是可悲。
另外,这一两个言论也是别人说法的重新编译,换一种说法而 ...
同学,估计你还 在读吧。多想想怎么在学术上批判别人,这样你才能创新发好文章。

不否定不批判何来创新。
建议你多搜集整理资料,然后逐条批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9 20:19:29
hexianguan 发表于 2016-10-29 20:08
同学,估计你还 在读吧。多想想怎么在学术上批判别人,这样你才能创新发好文章。

不否定不批判何来创新 ...
有种发电子版上来,别整那些没用的。
不要顾左右而言其他。真的牛人是不在乎让别人看全文的,看系统的全文。
我看你的目录倒是像一本编著拼凑而成的教材,没什么创新可言。

一两个奇怪的言论就说成创新,真是怡笑大方。
这样的话,中国到处是创新人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9 21:00:17
newfei188 发表于 2016-10-29 20:19
有种发电子版上来,别整那些没用的。
不要顾左右而言其他。真的牛人是不在乎让别人看全文的,看系统的全 ...
如果你真是货币理论研究的同行,对货币理论感兴趣,并展示出相应的学术素养,即便你买不起,我也可以送一本给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9 21:58:14
1993110 发表于 2016-10-29 13:11
如何看待楼主这样的人物?

1,要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批评,挑剔,找碴,对着观点来尖刻。
您老可真闲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31 09:06:30
建议楼主上传文件,让我们开开眼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31 09:19:26
snow_boy 发表于 2016-10-31 09:06
建议楼主上传文件,让我们开开眼界!
我将陆续贴一些重要段落和论点,请大家审阅,质疑,批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31 09:25:06
往下一段是关于"央行发行的货币应视未央行自有资产“的说明,欢迎大家斧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31 09:28:47
通常人们习惯性地认为货币发行表现为央行的负债,那么根据表一计算的央行2014年末的资产负债率=1-自有资金÷总负债=1-219.75÷338248.79=99.935%。
如果不说明负债主体,只看资产负债率的数据,那么显然这个企业的偿债能力非常危险,随时都有破产的可能。因为一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低于80%,而商业银行等盈利性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率都低于95%。国际上巴塞尔协议建议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低于92%。问题在于这个负债主体不是一般的企业或者金融机构,它是中央银行,它有发行货币的权力。所以人们通常认为央行的资产负债率不反映其偿付能力,因为它有国家赋予的无限信用。
问题在于国家的信用是否真的无限。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货币契约告诉我们,央行在获得货币发行权的同时,也应承担维持经济和货币稳定的义务。央行只能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发行货币,而不是恣意妄为,超发滥发。显然对于一定规模的经济体的来说,其所需要的货币量是有限的。而这个货币需求量就是国家赋予央行货币发行权所对应的信用额度也即市场需要的货币额度。
我们在表三中引入了这个额度,如果将货币发行视为负债,那么显然央行的资产负债率=1-自有资金÷总资产
=1-自有资金÷(央行其他负债+货币发行+自有资金+X-M)
=1-自有资金÷(央行其他负债+自有资金+X)
从上式可以看出,央行的资产负债率与国家信用额度成正比,而这个信用额度对应一个国家市场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就是说国家的经济规模越大,需要的货币越多,央行的资产负债率越高。
由于公式已经引入国家赋予央行的信用,不存在其他的信用来解释央行的偿债能力。那就是说,国家经济规模越大,市场所需货币越多,央行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差。而偿债能力又对应负债主体的信用等级,高的负债率说明央行的信用等级很低。那么在其发行的货币视为其负债的情况下,这种货币债券的信用等级也将很低。由此就得到一个货币的信用等级与国家经济规模负相关的结论,显然这是一个悖论。从全球的经济实践来看,无论是一国的纵向比较,还是多个发展阶段类同的国家的横向比较,一个国家货币的信用通常都与国家经济规模正相关。也就是说,修正后的央行资产负债率就应与央行的偿债能力负相关。
要消除上述悖论的唯一方法便是重新定义央行的货币发行权和货币发行的资产性质,显然只有将央行的货币发行权和货币发行视为自有资产,才能将上述公式的推论与货币信用和国家经济规模正相关的常识统一起来。
此时,央行的资产负债率公式修正为:
资产负债率=1-自有资本÷总资产
=1-(自有资金+X)÷(央行其他负债+货币发行+自有资金+X-M)
=1-(自有资金+X)÷(央行其他负债+自有资金+X)①
从公式①可以看出,在央行其他负债(准备金与ZF和机构存款)和自有资金不变的情况下,央行的资产负债率与国家授信额度X成负相关。由于一般情况下,X≈M=货币发行量,那么央行的资产负债率与货币发行量负相关。
央行发行的货币应视为央行的自有资本是与货币的契约本质相一致的。当央行获得人民的授权,其按照市场的需要来投放货币。而市场又是由货币持有者组成的(第五章第四节,有关人民,市场,货币持有者及国家的关系),国家,人民,市场和持有者就货币的所有权来讲是同一的。而央行作为国家货币发行权的行使者,作为广义ZF的一部分,代表人民持有自身发行的货币,并不对任何一方负债。而对人民来说,货币的发行(符号货币,法币)既没有增加整体(国家)的财富,也没有减少整体的财富。其赋予货币的契约价值乃是要求市场来承担的,实际上就是人民自己来承担,人民无须对自身负债,也即无须对持有者负债。那么央行作为广义ZF的一部分,代表人民持有自身发行的货币,也不对持有者负债。
人民将货币的发行权授予ZF(央行),同时要求ZF承担起维护经济与货币稳定的义务,是对ZF权力和义务的平衡。因而当ZF(央行)为维护经济稳定和满足市场需要而发行货币,乃是其被赋予的理所当然的权力的体现,不对任何一方负债。所以央行发行的货币不应视为央行的负债,而是自有资本。其在资产负债表上仍记在负债栏中,但是改变了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这样中央银行的信用就和国家的经济规模联系起来,国家的经济规模越大,允许央行发行的货币就越多(按购买力平价计),自有资本就越多,负债率就越低,央行的信用就越高,相应货币的信用和竞争力就高。
从央行的所有制属性来说,央行属于广义ZF的一部分,理当属全民所有。人民是央行的所有者,而货币发行权又为人民所赋予,显然它就属于央行的所有者权益,也即自有资本。“自从金本位制退出货币体系,尤其是1971年尼克松ZF宣布放弃美元兑换黄金义务以来,货币是中央银行负债的说法就越来越难以得到经验上的支持。”(文雪冬,2002)但在历史上,由于人类对于货币本质认识的滞后性,人们早期难以接受完全不可兑换的纸币,因而很多纸币诞生初期的契约价值都用相应的货币金属来锚定,即所谓承兑货币。严格来说,承兑货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是一种汇兑凭证,持有者凭借这些凭证可以到发行行兑换相应的货币金属,但是由于这种汇兑凭证是有价的(其契约价值对应于其可兑换的金属货币的契约价值,因而它是持有者对银行的债权),并且使用起来也比金属货币更为方便,因而实际上行使了货币的功能。马克思就据此认为:纸币是金属货币的代用券,必须有金属内容。(马克思,186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 08:51:56
静待批判,不批判,不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 14:12:46
我建议楼主把投稿JPE的论文先以工作论文的形式上传到MPRA,https://mpra.ub.uni-muenchen.de/。这样既能保护你的著作版权,又能让你的思想和理论在正式发表之前让同行了解和批评,何乐而不为?然后,在把你的论文链接发到人大论坛,让感兴趣的筒子们跟你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3 09:57:50
cool_QQ2000 发表于 2016-11-2 14:12
我建议楼主把投稿JPE的论文先以工作论文的形式上传到MPRA,https://mpra.ub.uni-muenchen.de/。这样既能保护 ...
我直接上传到论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3 11:47:50
cool_QQ2000 发表于 2016-11-2 14:12
我建议楼主把投稿JPE的论文先以工作论文的形式上传到MPRA,https://mpra.ub.uni-muenchen.de/。这样既能保护 ...
已经上传到论坛了,见帖子《钱约论向经济学界挑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 09:22:11
个人以为在无名气作者的学术专著里,这本书的销量还算可以的,亚马逊至少出了三批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 14:08:17
Cantorin 发表于 2016-10-27 16:49
我给楼主建议:
凡是中国的学者,搞研究最好不要直接一上来就是大创新,否则结果基本是悲剧。
你得先解决 ...
恰恰说明经济学伪科学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 15:49:47
个人打交道下来,感觉国内经济学界的很多人想把经济学往科学上靠,搞一些数学模型,然后用已有的数据去检验,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啥叫证伪。因为这些模型只能部分数据适用,很容易被证伪,所以干脆眼睛一闭,不懂证伪为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 17:29:35
吃学校这碗饭,不能太有创新,否则不被承认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 09:15:24
wifishiwode 发表于 2016-12-1 17:29
吃学校这碗饭,不能太有创新,否则不被承认啊
只要你的创新逻辑是严谨的,论据是充分的,实践是可行的,结论是可证伪而未被证伪的,就大胆搞。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