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http://finance.sina.com.cn/zl/ch ... xzkfuh5685134.shtml
林毅夫:放慢增长改善环境不可取 污染跟发展结构有关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放慢经济增长速度来换取环境改善,这个说法不太成立。因为如果我们放慢经济增长速度,那意味着我们进入高收入阶段的时间要延长,如果我们不进入到高收入阶段,就没办法把我们的产业结构变成以服务业为主。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但是我们能改善的是加强监管,加强监管会有帮助,能缓解,但不能根除。放慢经济增长速度来换取环境改善,这个说法不太成立。因为如果我们放慢经济增长速度,那意味着我们进入高收入阶段的时间要延长,如果我们不进入到高收入阶段,就没办法把我们的产业结构变成以服务业为主。
第三个似是而非的观点就是基础设施的投资,在2008年的以后,我们投了很多基础设施,发展了基础设施,但在这段时间里面,我们的投资回报率下降。就有一种观点认为,ZF既然做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差,就不应该做。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投资回报周期长。
第二,基础设施回报是长期的项目,如果是一般的制造业就是十年。第三,基础设施的投资很多都是外部性的,比如基础设施的改善,供给的时间减少了,企业的交易率就下降了。汽车的轮胎折损少了,企业的回报率就多了。所以基础设施的回报跟一般的民间产业回报有必然的联系。即使你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还会发现一般的基础设施回报比一般的产业回报低,这种情况下ZF该不该做?如果你要民间去做,你要给他垄断力度。
但是我们知道如果你给民营企业在基础设施上面有垄断的话,那对经济发展不好。如果说不给他垄断,民营经济不去做,那ZF该不该做,如果ZF不做,你会发现基础设施的欠债就非常多,民营企业也发展不起来。
实际上这就是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发生的问题,八十年代以后在华盛顿公识,新自由主义的思潮下,当时就认为既然基础设施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就由企业来做。结果发现只有一种基础设施民营经济很积极,就是移动通讯系统,其他的基础设施基本没人做。
4.昨日你阅读的时间量(小时计算,如0.5小时)
昨日阅读1小时
5.你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小时计算,如20小时)
共计26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