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迎春 发表于 2017-3-11 13:36 
周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校经济学博士生,在博一博二都上了一些有关DSGE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也就是到BGG为止, ...
首先我是比较羡慕你的,因为据我从朋友圈、特别是一些高校老师那里,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得知,很多高校目前DSGE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基本上还都没有开,你有这样的学习机会,真心是很好的,一定要好好学习!
同时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同行,我也非常乐意和您一起交流,关于采用DSGE模型工具写论文的心得体会。我自学DSGE其实很多年,但是我基础非常弱(学术功底,低到了你可能不太相信的程度),加之身边也没有人指点,所以苦熬了好多年之后,可是目前我个人像样的论文也没有出几篇。总之,DSGE是不好搞的,你所遇到的这些问题和困惑,我也曾经或者目前其实也是同样会遇到的。所以您也别着急,这些其实在做研究的过程中,是很正常的。
我认为,要想突破,其实还是要坚持“三多”原则。
第一是要多读,至少将你研究领域的一系列文献要读懂、读通、多精,我原来对文献这块也不是太重视,认为读一些文献够用,就差不多,但是这个“差不多”的习惯真心不好,我和一些经济学老师接触过,他们有些人之所以能发牛刊、包括国际牛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你与他们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对文献几乎就是脱口而出,例如 BGG(1999)……。研读文献是做学术研究的基本功,必须要打牢、做实。
第二是要多思,可能是水到渠成吧,当你文献读得足够多的时候,你就会惊奇的发现,突然有一天,可能是从经济学相关杂志,甚至是媒体新闻、甚至是与别人的聊天,可能都会引起你的联想,有个原始的粗浅想法,再深入挖掘文献,一边看文献一边再思考,然后你可能就会形成idea,自然就会形成进行论文写作的冲动。说点实用主义,对你所研究的方向(主题)的文献要多读,特别是要多读国外的好期刊文献,看看别人分析这类问题的时候,逻辑框架是怎样推导的,理论模型是如何构建的,你大脑中经常要反思,应该怎样构建你自己的模型。
第三就是要多写。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首先与coding一样,写作本身也是一个动词,看了一大堆文献,形成了好idea,但是没有大量刻苦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也是不行的。学术研究其实是笨功夫、苦功夫,只要你所下的功夫到了,积累足了,很多事情是自然而然就会实现的,所谓水到渠成吧。
我的一点粗浅理解。仅供参考。希望有一天能够拜读到您发在好期刊的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