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7-6-9 18:02:12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6-9 08:51
是的,分配权力用市值来表现,这是价值概念的外延。
那么你就是说,分配权力,不等同于市值,但,体现为市值。


那么在分配的时候,人们按照市值来搞分配。

那么在交换的时候,人们按照市值来搞交换。

那么你说的分配权,其实可以用市值来替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9 18:02:44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6-9 09:06

“劳动者利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力,进行了生产”,一是说,劳动者有生产力,二是劳动者利用生产资料本身又是生产力的表现。
那么你就是说,生产资料是生产的资料,是生产的要素,但是,劳动者有生产力,生产力属于劳动者。


劳动者的生产力,就是对生产资料等等的利用的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9 18:08:24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6-9 09:09
前面已经回复了。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共同生产产品。
你思维不清,表述不清。


你的意思是说,生产资料参与了生产,是生产当中的资料,但是,生产者不是生产资料,而是劳动者。

你其实说的是,劳动者进行了生产,但,劳动者进行生产,需要有生产资料在手,需要对着生产资料来利用。



也就是说,你不明白共同这个词汇。


凶手打人了,这离不开被害者。没有被害者,岂能行凶?

但是,打人这个行为,这个现象,这个过程,那可并不是共同的行为,共同的过程,那可不是凶手和被害人共同来干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9 18:09:56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6-9 09:41
是人类驾驭利用着它们搞了生产。因为只有人具有能动性。
但这并没有否定人类与他们共同生产产品。
前者说的是能动性,后者说的是生产,二回事。
你思维不清,表达不清。


你一方面说,是人类驾驭利用着它们,搞了生产,因为只有人具有能动性。
-----------也就是说,生产者只有一个,那就是人。
--------------也就是说,只有劳动者,才能搞生产。



你另一方面又说,它们与人类共同生产。
------------也就是说,它们是生产者,人类也是生产者,俩东西是合伙的生产,肩并肩的生产,联合的生产,协作的劳动。
----------其实,你想说的是,你的本意是,它们只是存在于人类生产当中,是被利用的对象,是等待被劳动者前来驾驭利用的东西。因此啊,人类搞生产,离不开它们。就好比说啊,凶手打人,离不开那个受害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0 09:14:46
1993110 发表于 2017-6-9 18:02
那么你就是说,分配权力,不等同于市值,但,体现为市值。
一个概念,有内涵与外延的区分,其中内涵是一个概念的定义。内涵是概念的本质描述,外延是概念的存在。如分配权力——价值,各种商品的市值,就是价值的外延,即各种存在;而各种商品市值的本质,就是价值的内涵,是价值概念的定义,从而市值本身不是价值定义的内容。
关于概念的定义,您可问问您认识的语文老师。
商品市值反映了生产者现实的分配权力。我们从这一现实的产品分配情况,可以抽象出一般生产关系,用以把握商品市值的运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0 09:23:54
1993110 发表于 2017-6-9 18:02
那么你就是说,生产资料是生产的资料,是生产的要素,但是,劳动者有生产力,生产力属于劳动者。
“劳动者利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力,进行了生产”,这里,生产资料有生产力,但生产资料的生产力归谁,即产品归谁,是生产关系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0 09:35:19
1993110 发表于 2017-6-9 18:08
你思维不清,表述不清。
生产者,不仅仅是劳动者,往往包括资本家等。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生产资料的化身,也就是生产者。
共同,这一概念,首先二者有共同利益。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即资本家,在商品生产中有共同利益。其次,在获得共同利益时,相互之间不能离开。商品生产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就不能相互离开,否则一事无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0 09:41:58
1993110 发表于 2017-6-9 18:09
你思维不清,表达不清。
你一方面说,是人类驾驭利用着它们,搞了生产,因为只有人具有能动性。

这是说商品生产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各自的作用,人的能动性并没有也不能否定生产资料有生产力。离开生产资料,劳动者也不能进行生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0 10:26:15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6-10 09:14
而各种商品市值的本质,就是价值的内涵,是价值概念的定义,从而市值本身不是价值定义的内容。

关于概念的定义,您可问问您认识的语文老师。


商品市值反映了生产者现实的分配权力。

我们从这一现实的产品分配情况,可以抽象出一般生产关系,用以把握商品市值的运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0 10:30:46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6-10 09:35
生产者,不仅仅是劳动者,往往包括资本家等。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生产资料的化身,也就是生产者 ...
在劳动过程中来看,在生产力过程当中来看,资本家不是生产者,仅仅是所有者。


在商业过程中来看,在生产关系过程当中看,资本家是生产者,即货主的意思。



你思维不清,概念混乱,表达糊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0 10:31:52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6-10 09:41
是人类驾驭利用着它们,搞了生产,因为只有人具有能动性。

这是说商品生产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各自的作用,人的能动性并没有也不能否定生产资料有生产力。离开生产资料,劳动者也不能进行生产。



凶手打人,离不开被害者,还离不开地球的土地,离不开空气,离不开太阳的照明,离不开面包的营养力。
凶手打人,这不是凶手和被害者联合打人,协作配合打人,合伙打人,肩并肩打人,共同打人。


当人类驾驭骏马,驾驭牛车,这是人类在搞运输,搞运动,这叫做人类的劳动,人类的生产。

这不是人类和骏马联合搞运动,不是人类和牛车合伙搞运输,不是人类与牛马在搞分工生产、协作劳动。



原始人在原始的荒野,那个野果,是天生的,有天然的生长力,有天然的营养力,

但是,原始人之所以吃到了野果,完全是人类一手造成的,一手创造的。

原始人的采摘,创造了人类野果,简称人果。


原始人采集野鸡的野蛋,得到了人类的野鸡蛋,简称人蛋。


野鸡蛋,是大自然创造的。

人蛋,是人类创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0 10:39:36
你的思维能力不行,表达能力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2 09:01:13
1993110 发表于 2017-6-10 10:30
在劳动过程中来看,在生产力过程当中来看,资本家不是生产者,仅仅是所有者。
你还是受到劳动价值论的影响较大。用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去看别人,就会认为别人“思维不清,概念混乱,表达糊涂”。了。
企业产生以后,企业就是商品生产者与商品供给者。这里,企业就包括劳动者与资本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2 09:25:01
1993110 发表于 2017-6-10 10:31
凶手打人,离不开被害者,还离不开地球的土地,离不开空气,离不开太阳的照明,离不开面包的 ...
1、共同生产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共同利益!!打人者与被打者有共同利益吗?这是完全不同的例子。
2、共同生产,本质上是人的问题。马有所有者,骑马,是骑手与马的所有者在搞合作。
3、野果的采摘,需要劳动;但人类种果树与培养,也需要劳动。这里,人类种果树所化劳动,与野果生长相比,就表现为自然力。
当然,这一自然力归谁,是生产关系问题。
至于人果、人蛋,这是胡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2 12:29:06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6-12 09:25
1、共同生产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共同利益!!打人者与被打者有共同利益吗?这是完全不同的例子。
2、共同 ...
2、共同生产,本质上是人的问题。马有所有者,骑马,是骑手与马的所有者在搞合作。
牧羊人,和他自己的牧羊犬,搞牧羊。

那你认为,这是人和犬的共同放牧劳动,还是人的放牧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6 08:03:44
1993110 发表于 2017-6-12 12:29
牧羊人,和他自己的牧羊犬,搞牧羊。

那你认为,这是人和犬的共同放牧劳动,还是人的放牧劳动?
当然是人的放牧劳动。
这里,劳动者拥有了生产资料,从而生产资料的生产力由劳动者所有。不过,劳动者拥有生产资料,并没有否定生产资料有生产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6 12:25:12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6-16 08:03
当然是人的放牧劳动。
这里,劳动者拥有了生产资料,从而生产资料的生产力由劳动者所有。不过,劳动者拥 ...
牧羊人,和他雇主的牧羊犬,搞牧羊,放牧雇主的羊,

那你认为,这是人和犬的共同放牧劳动,还是人的放牧劳动?


在这里,搞放牧劳动的,搞放牧生产活动的,是牧羊人?还是牧羊人和牧羊犬?
在这里,搞放牧劳动的,是1个劳动者(即人),还是2个劳动者(即人和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6 12:30:35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6-16 08:03
当然是人的放牧劳动。
这里,劳动者拥有了生产资料,从而生产资料的生产力由劳动者所有。不过,劳动者拥 ...
一个奴隶,叫张三,会牧羊。


一个牧羊犬,叫李四,会牧羊,


一群羊,是活的,会跑步,会吃草,会长肉,会产奶。


以上,统统属于奴隶主王五。


那么,张三和李四去牧羊,则劳动者是只有一个,还是二个?


搞放牧劳动的,是张三?还是张三和李四?



再进一步说,


经过一年的放牧,羊群生产了很多肉,很多奶,很多皮,很多毛。


那么,这些肉奶皮毛,是谁生产的?


1,是张三生产的?

2,是张三,李四,羊群,合伙生产的?

3,是张三,李四,王五,羊群,联合劳动的结果?


4,是张三,李四,王五,羊群,小草们,携手的创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2 09:18:10
1993110 发表于 2017-6-16 12:25
牧羊人,和他雇主的牧羊犬,搞牧羊,放牧雇主的羊,

那你认为,这是人和犬的共同放牧劳动,还是人的放 ...
那你认为,这是人和犬的共同放牧劳动,还是人的放牧劳动?


在这里,是牧羊人和牧羊犬的主人一起搞放牧这一生产活动,是二个人搞放牧,注意:不是搞放牧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2 09:19:50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5-16 22:00
谢谢分享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2 09:33:55
1993110 发表于 2017-6-16 12:30
一个奴隶,叫张三,会牧羊。
一群羊,是活的,会跑步,会吃草,会长肉,会产奶。

这些,都是一种自然力——生产力的表现。
这里,劳动者只有一个——张三;但搞放牧生产活动的,则有二个:张三与王五。


这些肉奶皮毛,是谁生产的?


是张三,李四,羊群,联合生产的结果。注意:是联会生产,不是联合劳动。其中,由于羊群归奴隶主,当然,奴隶主有分配果实的权利。其实,奴隶本身就是奴隶主的,奴隶的果实也归奴隶主。这是现实的生产关系!


4,是张三,李四,王五,羊群,小草们,携手的创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2 12:41:44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6-22 09:18
那你认为,这是人和犬的共同放牧劳动,还是人的放牧劳动?
在这里,是牧羊人和牧羊犬的主人一起搞放牧这一生产活动,是二个人搞放牧,注意:不是搞放牧劳动。
你首先要学习现代汉语,能说话,会说话,把你的放牧,和你的放牧劳动,给重新表述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2 12:43:16
lykd05130 发表于 2017-6-22 09:33
一群羊,是活的,会跑步,会吃草,会长肉,会产奶。

这些,都是一种自然力——生产力的表现。
这些,都是一种自然力——生产力的表现。
这里,劳动者只有一个——张三;但搞放牧生产活动的,则有二个:张三与王五。
你的汉语水平,不及格。你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想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2 13:54:51
大哥,我以为你能对马克思经济学,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批评什么的,但是,大哥你的思维能力不行,语言表达能力不行,你根本做不出批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4 08:53:18
今天我对《生产者博弈》一章第七节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如下内容:“价格大战不仅表现在一个商品供求关系上,还可以表现在许多商品供求关系上。对于一个商品的供求关系,价格大战往往表现为厂家的行为;对于许多商品的供求关系,价格大战则往往表现为商家的行为。一些商家可以降低一些商品的价格,如一些名牌商品的价格,以吸引顾客,或者以此表现为自己商品价格较低以吸引顾客,而对于一些商家独立经营的商品或商家们得到共识的商品,则维持较高价格,以获取较高利润。”



第七节     商品供给对纳什均衡的破坏作用




对于价格大战中,现在的一些人,眼睛只看到价格大战,而没有看到价格大战前的生产者博弈,从而不能看到生产者博弈的本质与结果。生产者博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价格大战博弈的结果,正是为了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前一节我们考察了纳什均衡,也就是考察了生产者博弈获得了超额利润。但是,这一超额利润,不是建立的商品供求平衡的基础上的,因此,纳什均衡必将会被破坏。

我们一般认为,商品价格是商品供求平衡的产物,如图一所示。对于非合作性博弈,是以消费者信息完全为前提的,即消费者购买价格最低的商品,因此,生产者行为必须一致。同时,生产者必须全部出售商品,是商品生产能正常进行的条件。但是,对于不完全竞争的生产者非合作性博弈,如果是完全信息博弈,生产者博弈不一定是建立在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最大赢利的基础上,因此,商品价格不一定是商品供求平衡的产物。除了一些不容易保存的商品或生产成本较低的商品,可能存在毁灭以外,如牛奶与青菜,其它商品供求必须平衡,因为这样才能获得最大利润,从而商品供求平衡是生产者博弈的必然结果,这样,追求超额利润的生产者博弈必然产生供给过剩,商品供求平衡就决定了这生产者博弈的均衡经常会被破坏,从而,商品供求平衡,往往是二次博弈甚至是多次博弈的结果,如图一所示。

             商品数量

                              M





             A



             B                               L



                                                   商品价格

                              C     D

                   图一 商品供求平衡

图一中,曲线M为商品供给曲线,曲线N为商品需求曲线,当商品供给为A时,商品生产自由竞争条件下,商品均衡价格为C。但是,对于商品生产的不完全竞争,生产者非合作性博弈,往往不是建立在商品供给与需求平衡的基础上的,生产者往往决定商品价格为D,商品需求就为B,此时,生产者博弈均衡时,商品供求并不平衡。只有当生产者销售B量商品后,才降低价格,直到A,此时又销售A-B量商品,从而获得商品供求平衡,生产者也就获得高额利润,当然此时的生产者博弈,就表现为价格大战。价格大战的结果,生产者博弈也就达到新的均衡状态,因此,商品供给决定了生产者博弈的均衡状态。

经济学中的博弈均衡,最常用的就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均衡:在这一均衡中,每个博弈参与人都确信,在给定其他参与人战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优战略以回应其他生产者的战略。”也就是说,所有人的战略都是最优的。商品生产的自由竞争,是以消费者信息完全为前提的,即消费者购买价格最低的商品,因此,生产者行为必须一致。同时,生产者必须全部出售商品,是商品生产能正常进行的条件,也就产生均衡价格。

然而,现实中,生产者并不一定全部出售商品,即生产者非合作性博弈,往往不是建立在商品供给与需求平衡的基础上的,这就产生有条件的纳什均衡,即这一生产者博弈必然引起商品供给高于需求的状态,也就必然会打破形成的纳什均衡,形成新的纳什均衡。

价格大战,生产者博弈如何均衡?在这里,当生产者决定价格为C时,就是建立在“把你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的,在商品供给高于需求的情况下,每一个厂商都是按照所有的别人已定的价格政策来进行决策,即按照获取最大利润的价格政策来决策,从而生产者以出售全部商品的价格政策来决策,也就产生价格大战,当然,价格大战也会产生纳什均衡。

价格大战,是以大战前商品价格处于高位为前提的,也是以商品供给高于需求为前提的,即以过剩商品为前提的,没有过剩商品,价格大战就不能进行,从而,价格大战表面看是生产者获得较低利润,实质上是生产者获得高额利润。

从现实的价格大战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生产者博弈往往还利用了消费者的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以求获得更多的利润。如价格大战往往在一些节日或销售季节进行,以求产生消费者的价格弹性,也就获得更多的利润。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纳什均衡是建立在“把你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其他生产者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的,从而生产者博弈是二边博弈,但只有博弈人数或厂家往往不是很多的,这样才能达成共识,如电视机、洗衣机与住房等等,参与博弈的厂家并不多,从而虽然没有协议但达成了共识,从而产生生产者博弈以谋求更多利润。如果厂家较多,如圆珠笔、毛巾、台灯等等生产,则难以达成共识,商品价格基本上就由商品需求决定,不会产生价格大战这样的生产者博弈。


价格大战不仅表现在一个商品供求关系上,还可以表现在许多商品供求关系上。对于一个商品的供求关系,价格大战往往表现为厂家的行为;对于许多商品的供求关系,价格大战则往往表现为商家的行为。一些商家可以降低一些商品的价格,如一些名牌商品的价格,以吸引顾客,或者以此表现为自己商品价格较低以吸引顾客,而对于一些商家独立经营的商品或商家们得到共识的商品,则维持较高价格,以获取较高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4 09:02:44
1993110 发表于 2017-6-22 12:41
你首先要学习现代汉语,能说话,会说话,把你的放牧,和你的放牧劳动,给重新表述清楚。
好像是你要弄清现代经济学中生产与劳动的概念问题。

现代经济学中,生产,不仅仅是人类劳动,还包括机器等资本的参与,企业生产,就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4 09:15:58
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

这里的人们,包括劳动者与资本家等。

《经济学》中的生产: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活动,或是将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造产品的活动。

这里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4 09:21:59
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词汇解释,可能带有政治性,并不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0 09:24:46
第六十章    劳动力需求规律



         第一节   劳动力需求的特点



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劳动者为商品的主人,当然就不存在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需求,产生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当然,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状况决定了劳动力需求价格和需求数量,而商品生产状况,包括生产资料数量与资本利润率,即生产资料数量与资本利润率,决定了劳动力需求价格和需求数量,这就是劳动力需求的特点。

现代商品生产的进行,除了劳动力以外,还不能离开生产资料,离开了生产资料,劳动力可能一事无成,而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几乎是固定的,从而生产资料的数量,决定了劳动力的需求。当然,由于当前生产资料的数量是有限的,也就决定了劳动力需求是有限的。

仅仅存在生产资料,商品生产还可能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可能不会产生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还受到资本利润率的限制。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商品生产的主体是资本家或企业,劳动力需求就是资本家或企业的需求。那么,资本家或企业为什么会产生劳动力需求呢?这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目的问题。

物质财富——普通商品的需求,产生于人类生存、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从而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边际效用决定了普通商品需求;劳动力需求,则产生于资本家追求生产资料利润——资本利润的需要。资本家也是人,需要生存、活动与发展,即需要物质财富而生存、活动与发展。但是,只有生产资料,是不能生产物质财富的,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只有与劳动力结合,才能生产物质财富,资本家也才能生存、活动与发展,而资本家自己又不能使用全部的生产资料,甚至在现代社会可以说资本家自己一人不能使用生产资料,这样,资本家就必须购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生产出物质财富,以获得物质财富——资本利润而维持自己的生存、活动与发展。

那么,劳动力需求是多少呢?这就涉及到劳动力需求价格是多少,资本家才会购买的问题。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生产出物质财富,目的是为了获得物质财富——资本利润,当然,只有当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并能获得一定的资本利润时,资本家才能购买劳动力。资本利润,就是资本家从社会获得物质财富的能力,当然,资本利润就是生产关系的内容。

我们在考察商品(消费资料)需求规律时,由于消费者的商品购买力由消费者收入与商品边际效用决定,我们就用商品边际效用来考察商品需求规律。我们在考察生产资料需求规律时,由于平均利润率决定了资本的运动,进而决定了生产资料需求,当资本利润率大于平均利润率时,资本就向这一商品生产转移,生产资料需求就增加;当资本利润率小于平均利润率时,资本就转移出这一商品生产,生产资料需求就降低,因此,我们就用平均利润率来考察生产资料需求规律。

但是,对于劳动力而言,每个企业都必须使用劳动力,因此,不可能通过资本转移来规避劳动力价格的运动,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必将引起资本利润率的下降或相对下降。不过,只有当资本能获得一定利润时,或者说资本利润大于0时,商品生产才能进行,劳动力需求才能实现。因此,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必将引起资本利润率的下降或相对下降,进而引起劳动力需求下降。

现代社会,商品生产产生了广泛的分工,当然, 劳动力需求也就分为了各种工种与工种等级的劳动力需求。由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生产,对各种工种与工种等级的劳动力需求不同,整个社会对各种工种与工种等级的劳动力需求也就不同。此时,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转移来规避某个工种劳动力价格的运动,这样,平均利润率就决定了一些工种的劳动力需求,当资本利润率大于平均利润率时,资本就向这一商品生产转移,这一工种劳动力需求就增加;当资本利润率小于平均利润率时,资本就转移出这一商品生产,这一工种劳动力需求就降低,因此,我们就用平均利润率来考察一些工种劳动力需求规律。这里,平均利润率与劳动力价值量一样,是生产关系的内容。

总之,既然只有生产资料,是不能生产物质财富的,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只有与劳动力结合,才能生产物质财富,资本家也才能生存、活动与发展,当然存在多少生产资料,也就是商品生产规模是多少,劳动力需求就可能是多少。而当一定的劳动力价格能使资本家获得一定利润或平均利润时,劳动力需求就得到实现。

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现代商品生产,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具有专一性,即只能用于生产某一商品,不能用于生产其它商品,同时也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偿失价值,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折旧”。一方面,生产资料作为一种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陈旧,直至成为废品;另一方面,陈旧的生产资料,会被先进的生产资料所代替,从而失去利用的(使用)价值,当然也就失去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能力——失去价值。这样一来,当一定的劳动力价格能使资本家获得一定利润或平均利润时,劳动力需求肯定就得到实现;而当一定的劳动力价格不能使资本家获得一定利润或平均利润时,劳动力需求也可能得到实现,这就是资本的不完全竞争。

一般来说,由于使用现有的生产资料,必须投入一定的资本,作为流动资本,或者搞活这些现有的生产资料,因此,当一定的劳动力价格能使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与生产资料折旧之和,能等于重新投入的资本的平均利润时,劳动力需求就得到实现,这就是平均利润率的另一表现。当然,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当一定的劳动力价格能使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与生产资料折旧之和,能大于0时,劳动力需求也就得到实现。



















第二节    劳动力需求递减规律及其曲线



市场上,有旧企业破产,又有新企业产生,随着生产力发展,劳动力需求是逐渐增加的。不过,我们考察劳动力需求时,是设定生产资料数量不变,并且是在平均利润规律即商品生产自由竞争的情况下进行研究的。生产力发展,引起劳动力需求增加,只是引起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移动。

我们知道,商品生产是不断发展的,从而商品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如图一所示。不过,经济学中要考察的是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价格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往往设定只有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价格之间发生量的变化,其它条件不变,包括商品生产规模不变,此时,一般来说,商品供给或商品价格与劳动力边际生产力共同决定劳动力需求递减规律。

劳动力需求













                                                     商品生产数量

                       图一  劳动力需求与商品生产的关系

普通商品的需求,产生于人类生存、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从而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边际效用决定了普通商品需求。这样,由于消费者的收入不同、商品边际效用不同,产生了边际商品购买力递减规律,也就产生了商品需求递减规律。

劳动力需求,产生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当然,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状况决定了劳动力需求价格和需求数量,而商品生产状况,不仅包括生产资料数量与劳动力边际生产力,还包括资本利润率,这里,生产资料数量决定了生产商品数量,从而不仅生产资料数量或商品数量与劳动力边际生产力,决定了劳动力边际购买力,资本利润率也决定了劳动力需求价格与需求数量,这就是劳动力需求的特点,而劳动力需求的特点,决定了劳动力需求规律。

在考察劳动力需求规律以前,我们必须明确二点:一是我们考察劳动力需求规律,是在生产资料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生产资料规模的改变,会引起劳动力需求规模的增加,从而引起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移动。二是劳动力价格的变化,不影响商品需求规律,即工资的改变,仅仅是单个企业的行为,没有引起劳动力价值量变化,进而没有引起有效需求变化,从而商品需求规律不变。

前面我们已经考察了劳动力边际购买力递减规律,这里,劳动力购买力就是购买劳动力的能力,也就表现为劳动力需求,当然,一定的劳动力边际购买力下,就实现了一定的劳动力需求。当然,边际劳动力购买力下降规律就决定了劳动力需求下降规律。

不过,生产资料的数量,决定了劳动力的需求,当然存在多少生产资料,也就是商品生产规模是多少,劳动力需求就可能是多少;而当一定的劳动力价格能使资本家获得一定利润或平均利润时,劳动力需求就得到实现。当然,由于当前生产资料的数量是有限的,也就决定了劳动力需求是有限的,即当劳动力价格为0时,劳动力需求也有一个限制数量。

但是,在生产力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尽管由于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资料是一定的,因此,劳动力需求是一定的,不过,劳动力需求还受到资本利润率的影响。当劳动力价格较低时,由于所有生产资料已经获得利用,不管劳动力价格如何变化——劳动力价格如何降低,此时,变化的是资本利润,由于利润率都较高,劳动力边际购买力较高,高于劳动力价格,不会影响生产资料的利用,即不会影响劳动力的需求。只有当劳动力价格升高到一定程度,引起资本利润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此时,劳动力边际购买力较低,低于劳动力价格,才产生资本家不再利用或减少利用生产资料,从而劳动力需求才发生变化——降低了,劳动力边际购买力上升,直到等于劳动力价格,劳动力供求平衡,此时,资本家获得了一定的资本利润,也就产生了劳动力需求递减规律,如图二所示。

劳动力需求

                                 B     

                    A        



                                    



                                                

                                            C       劳动力价格

                  

                    图二    劳动力需求曲线

当然,如果当劳动力价格增加时,商品有效需求增加,资本家可以适当增加商品价格,以抵消劳动力价格增加对利润的影响,即资本利润率可以不变,此时,劳动力边际购买力就不变,劳动力需求不变。这就是说,劳动力价格的增加,引起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图三所示。

  劳动力需求

                            B     

                    A               E



                                    



                                                

                                        C   F    劳动力价格

                                 M    N

                    图三   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移动

图三中,由于劳动力价格增加引起有效需求增加,进而引起劳动力需求曲线ABC向右移动,曲线AEF成为劳动力需求曲线。此时,当劳动力价格从M增加到N时,资本利润率不变,劳动力需求不变。这里,劳动力价格增加引起有效需求增加,进而引起劳动力需求曲线ABC向右移动,这是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本投资时所要考察的问题,经济高涨时期往往是这样。

不过,在经济萧条、危机与复苏时期,劳动力价格增加,并不会引起商品需求增加,当劳动力价格升高到一定程度,引起资本利润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此时,劳动力边际购买力较低,低于劳动力价格,才产生资本家不再利用或减少利用生产资料,从而劳动力需求才发生变化——降低了,也就产生了劳动力需求递减规律。

那么,劳动力价格升高到什么程度,引起资本利润率降低到什么程度,才产生资本家不再利用生产资料呢?

在这里,我们考察的角度不同,资本家不再利用生产资料的条件就不同,劳动力需求递减规律就不同,可产生0利润率曲线、一般利润率曲线与平均利润率曲线,如图四所示。

劳动力需求

                        B2 B     B1

                    A        



                                    



                                             C1

                                    C2  C           劳动力价格

                 

                    图四    三种劳动力需求曲线

图四中,曲线AB2C2为平均利润率曲线,表示能实现平均利润率的劳动力需求;曲线ABC为一般利润率曲线,表示能实现一般利润率的劳动力需求;曲线AB1C1为0利润率曲线,一般表示单个企业劳动者工资改变而能实现0利润率的劳动力需求,如表示劳动力价值量改变而实现0利润率,则是高级社会主义的劳动力需求曲线。

这里,现实经济生活中,各个企业的利润率可能是不同的,而边际商品价值量或边际资本利润率成为我们把握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运动规律,当然也就成为我们把握劳动力需求的规律性东西,即0利润率曲线、一般利润率曲线与平均利润率曲线,都是指边际利润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0 09:37:18

                        第三节     0利润率曲线

  

价值是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力,是生产关系的产物,现代社会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有二大要素,即劳动力与资本(包括土地),此时,劳动力能形成价值,资本也能形成价值。在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劳动力形成的价值增加,资本利润就减少,那么,劳动力价格升高到什么程度,引起资本利润率降低到什么程度,才产生资本家不再利用生产资料呢?

理论上,只要存在资本利润,资本家就会利用生产资料,只有当利润率为0时,资本家才不利用生产资料,也就产生了0利润率曲线,如图一所示,曲线ABC就是0利润率曲线。

劳动力需求

                                 B     

                    A        



                                    



                                                

                                            C       劳动力价格

                  

                    图一    0利润率曲线

在这里,尽管现实中,一些企业的生产条件不同,资本利润率不同,但是,较高生产力水平的企业处于主导地位,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较低生产力水平的企业会逐渐被较高生产力水平的企业所取代,因此,理论上我们不考察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企业的影响。因此,当劳动力价格逐渐上升时,资本利润率就逐渐下降,由于资本利润率大于0,商品生产就照常进行,劳动力需求就不变,如图二所示的AB段曲线就是如此。只有当劳动力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引起资本利润率为0时,要么实行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当然商品生产能正常进行,人类社会也就进入高级社会主义。如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些资本家就降低商品生产,商品供给就降低,劳动力需求就下降,商品价格就上升,也就产生了一定的资本利润,劳动力边际购买力就上升,直到等于劳动力价格,商品生产也就在较低的水平上进行。当劳动力价格再增加,资本利润率又为0,一些资本家就再降低商品生产,商品供给就降低,劳动力需求就下降,商品价格就上升,也就产生了一定的资本利润,劳动力边际购买力就上升,直到等于劳动力价格,商品生产也就在更低的水平上进行,以此类推,直到劳动力需求下降为0,也就产生了劳动力需求递减规律,如图一所示的BC段曲线,就是劳动力需求递减曲线,也就是0利润率曲线。

由于生产资料生产具有专一性,即只能用于生产某一商品,不能用于生产其它商品,同时也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偿失价值,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折旧”。此时,0利润率决定了商品生产能否正常或继续进行,不过,此时的0利润率,不是全部资本的0利润率,而是流动资本的0利润率。这样,当一定的劳动力价格能使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与生产资料折旧之和,能等于或大于0时,劳动力需求就得到实现,这就是0利润率规律的另一表现。只有当劳动力价格的增加,使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与生产资料折旧之和,低于0时,资本家才不利用或减少利用这些生产资料,劳动力需求才不能实现或减少了,即劳动力需求呈现下降规律。不过,这种情况,只产生于少数企业,不是普遍现象,对商品需求的影响较小,只有在经济萧条时才大量存在,在考察市场商品供求关系时,可不考察。

现代社会产生了工种,而工种不同,劳动力需求规律可能有所不同。许多工种,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转移来规避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但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由于每个企业都必须使用劳动力,因此,不可能通过资本转移来规避劳动力价格的运动,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必将引起资本利润率的下降或相对下降。不过,只有当资本能获得一定利润时,或者说资本利润大于0时,商品生产才能进行,劳动力需求才能实现,因此,我们也就可用0利润率曲线来考察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即0利润率曲线就是普通劳动力的需求曲线。

在正常经济运行过程中,我们用一般利润率曲线或平均利润率曲线来考察劳动力需求,但在经济萧条或经济危机时,许多企业利润小于平均利润率,甚至一些企业亏本,此时,我们就不能用一般利润率曲线或平均利润率曲线来考察劳动力需求,而要用0利润率曲线考察劳动力需求了。















                       第四节    一般利润率曲线

  

我们是用劳动力价值量来考察劳动者工资运动规律的,而在劳动力价值量下,资本利润率就为一般利润率,当然,我们首先就用一般利润率来考察劳动力需求规律。

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由于每个企业都必须使用劳动力,因此,不可能通过资本转移来规避劳动力价格的运动,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必将引起资本利润率的下降或相对下降,因此,我们也就可用0利润率曲线来考察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即0利润率曲线就是普通劳动力的需求曲线。

如果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转移来规避某个工种劳动力价格的运动,这样,一般利润率就决定了这些工种的劳动力需求。当资本利润率大于一般利润率时,资本就向这一商品生产转移,这一工种劳动力需求就增加;当资本利润率小于一般利润率时,资本就转移出这一商品生产,这一工种劳动力需求就降低,因此,我们就用一般利润率来考察一些工种劳动力需求规律。

劳动力需求

                           B     B1

                    A        



                                    



                                             C1

                                         C           劳动力价格

                 

                    图一     一般利润率曲线



这样,当劳动力价格较低时,资本利润率就较高,劳动力需求就较高,既然在一定的商品生产规模下,当然,在商品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即在一般利润率下,劳动力需求有一个最大值,即所有生产资料被利用,此时,劳动力价值量或劳动力价格下降,劳动力需求也不变,从而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如图一所示的AB段。

随着劳动力价格上升,资本利润率就逐渐降低,直到等于资本一般利润率。此时,如果劳动力价格再上升,资本利润率就下降,低于一般利润率,部分资本就转移出这一商品生产,商品生产规模就缩小,劳动力需求就下降,商品价格就有所上升,资本利润率就有所上升,直到等于一般利润率,此时,劳动力边际购买力就上升,直到等于劳动力价格,商品生产就正常进行;此时,如果劳动力价格再上升,资本利润率就下降,低于一般利润率,部分资本就转移出这一商品生产,商品生产规模就再缩小,劳动力需求下降,商品价格就有所上升,资本利润率就有所上升,直到等于一般利润率,此时,劳动力边际购买力就上升,直到等于劳动力价格,商品生产就正常进行,依次类推,就产生了劳动力需求递减规律,如图一所示的BC段。由于我们是在一般利润率下考察劳动力需求的,这一劳动力需求递减曲线,也就是一条一般利润率曲线。

不过,商品生产自由竞争是理想的,而商品生产的不完全竞争是现实的。一方面,现实中存在同一商品生产的不同企业,由于不同的企业,生产资料的质量不同,引起资本利润率不同,同时,生产资料生产具有专一性,这样,劳动力需求递减规律,就首先表现为劣质生产资料不被使用而引起劳动力需求下降。当劳动力价格从0增加时,由于劳动力价格较低,引起资本利润较高,从而所有的生产资料得到利用,并且一定的劳动力价格增加范围内,由于资本利润率高于一般利润率,生产资料的利用度不变,从而劳动力需求不变。只有当劳动力价格的增加,使拥有劣质生产资料的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与生产资料折旧之和,低于重新投入的资本的一般利润时,这些资本家才不利用或减少利用这些劣质的生产资料,从而劳动力需求开始下降,此时,由于商品供给降低,商品价格上升,资本利润率就有所增加,直到一般利润率;当劳动力价格再增加,使拥有次质生产资料的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与生产资料折旧之和,低于重新投入的资本的一般利润时,这些资本家也就不用或减少利用这些次质的生产资料,从而劳动力需求再一次下降,以此类推,直到社会上只存在较高生产力水平的企业。

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生产具有专一性,即只能用于生产某一商品,不能用于生产其它商品,同时也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偿失价值,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折旧”。此时,一般利润率也决定了商品生产能否正常或继续进行,不过,此时的一般利润率,不是全部资本的一般利润率,而是流动资本的一般利润率。这样,当一定的劳动力价格能使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与生产资料折旧之和,能等于或大于流动资本的一般利润时,劳动力需求就得到实现,这就是一般利润率规律的另一表现。只有当劳动力价格的增加,使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与生产资料折旧之和,低于流动资本的一般利润时,资本家才不利用或减少利用这些生产资料,劳动力需求才不能实现或减少了,即劳动力需求呈现下降规律。不过,这种情况,只产生于少数企业,不是普遍现象,对商品需求的影响较小,只有在经济萧条时才大量存在,在考察市场商品供求关系时,可不考察。

总之,现代社会产生了工种,而工种不同,劳动力需求规律就有所不同,但都存在劳动力需求递减规律。















                         第五节    平均利润率曲线



我们前面考察了一般利润率曲线,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所有资本家都会千方百计降低劳动者工资,此时,平均利润率就大于一般利润率,即平均利润率决定了一些工种的劳动力需求,也就产生了平均利润率曲线,如图一所示,曲线ABC就是平均利润率曲线。

如果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转移来规避某个工种劳动力价格的运动,这样,现实中,往往是平均利润率决定了这些工种的劳动力需求。当资本利润率大于平均利润率时,资本就向这一商品生产转移,这一工种劳动力需求就增加;当资本利润率小于平均利润率时,资本就转移出这一商品生产,这一工种劳动力需求就降低,因此,我们就用平均利润率来考察一些工种劳动力需求规律。

劳动力需求   L L1

                            B   B1

                    A        



                                    



                                             C1

                                         C           劳动力价格

                 

                    图一     某工种劳动力需求曲线



这样,当劳动力价格较低时,资本利润率就较高,劳动力需求就较高,既然在一定的商品生产规模下,当然,在商品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即在平均利润率下,劳动力需求有一个最大值,即所有生产资料被利用,此时,劳动力价值量或劳动力价格下降,劳动力需求也不变,从而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如图一所示的AB段。

随着劳动力价格上升,资本利润率就逐渐降低,直到等于资本平均利润率。此时,如果劳动力价格再上升,资本利润率就下降,低于平均利润率,部分资本就转移出这一商品生产,商品生产规模就缩小,劳动力需求就下降,商品价格就有所上升,资本利润率就有所上升,直到等于平均利润率,此时,劳动力边际购买力就上升,直到等于劳动力价格,商品生产就正常进行;此时,如果劳动力价格再上升,资本利润率就下降,低于平均利润率,部分资本就转移出这一商品生产,商品生产规模就再缩小,劳动力需求就下降,商品价格就有所上升,资本利润率就有所上升,直到等于平均利润率,此时,劳动力边际购买力就上升,直到等于劳动力价格,商品生产就正常进行,依次类推,就产生了劳动力需求递减规律,如图一所示的BC段。由于我们是在平均利润率下考察劳动力需求的,这一劳动力需求递减曲线,也就是一条平均利润率曲线。

在这里,由于我们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考察劳动力价值量的,当然,一般利润率曲线与平均利润率曲线下的商品生产规模或劳动力需求是同一的,如图一所示。如曲线ABC为平均利润率曲线,曲线AB1C1为一般利润率曲线,曲线L为一般平均工资曲线,曲线L1为劳动力价值量曲线,一般利润率曲线与平均利润率曲线下的商品生产规模或劳动力需求是同一的。

商品生产自由竞争是理想的,而商品生产的不完全竞争是现实的。一方面,现实中存在同一商品生产的不同企业,由于不同的企业,生产资料的质量不同,引起资本利润率不同,同时,生产资料生产具有专一性,这样,劳动力需求递减规律,就首先表现为劣质生产资料不被使用而引起劳动力需求下降。当劳动力价格从0增加时,由于劳动力价格较低,引起资本利润较高,从而所有的生产资料得到利用,并且一定的劳动力价格增加范围内,由于资本利润率高于平均利润率,生产资料的利用度不变,从而劳动力需求不变。只有当劳动力价格的增加,使拥有劣质生产资料的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与生产资料折旧之和,低于重新投入的资本的平均利润时,这些资本家才不利用或减少利用这些劣质的生产资料,从而劳动力需求开始下降,此时,由于商品供给降低,商品价格上升,资本利润率就有所增加,直到平均利润率;当劳动力价格再增加,使拥有次质生产资料的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与生产资料折旧之和,低于重新投入的资本的平均利润时,这些资本家也就不用或减少利用这些次质的生产资料,从而劳动力需求再一次下降,以此类推,直到社会上只存在较高生产力水平的企业。

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生产具有专一性,即只能用于生产某一商品,不能用于生产其它商品,同时也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偿失价值,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折旧”。此时,平均利润率也决定了商品生产能否正常或继续进行,不过,此时的平均利润率,不是全部资本的平均利润率,而是流动资本的平均利润率。这样,当一定的劳动力价格能使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与生产资料折旧之和,能等于或大于流动资本的平均利润时,劳动力需求就得到实现,这就是平均资本利润率规律的另一表现。只有当劳动力价格的增加,使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与生产资料折旧之和,低于流动资本的平均利润时,资本家才不利用或减少利用这些生产资料,劳动力需求才不能实现或减少了,即劳动力需求呈现下降规律。不过,这种情况,只产生于少数企业,不是普遍现象,对商品需求的影响较小,只有在经济萧条时才大量存在,在考察市场商品供求关系时,可不考察。

总之,现代社会产生了工种,而工种不同,劳动力需求规律就有所不同,但都存在劳动力需求递减规律。  

最后,我们要指出的是:大部分劳动力,是其它商品的生产要素,从而劳动力价值量由劳动者的劳动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决定,劳动力需求由商品生产决定。但是,也存在部分劳动力商品直接成为人们的消费品,如歌唱家的歌曲、足球运动员的球艺、家政服务的劳务,等等,此时,劳动力价值量也由劳动者的劳动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决定,但劳动力需求就如普通商品一样,由人们的消费规律决定,即由人们的收入、偏好或边际效用决定,劳动力需求规律如图二所示。此时,当劳动力价格降低时,劳动力需求就增加,当劳动力价格增加时,劳动力需求就下降。

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价格





                   图二   劳动力需求曲线(消费品)

  这里,我们要指出的是: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形成,与商品——消费资料需求曲线的形成,是存在区别的。对于商品需求而言,由于商品的价格在市场中是统一的,商品生产的不完全竞争,表现为在某一商品价格下,商品生产者不参与竞争,因此,商品需求量就是某一商品价格下的需求。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商品的不完全竞争,表现为劳动力价格的不同,即劳动力价格是不统一的,这样,我们考察的劳动力价格是指平均工资,不是个别工资,当然,平均工资下的劳动力需求是个别工资需求的总和。此时,由一般利润率决定的生产规模决定的平均工资为一般平均工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