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还是那个商品,也可以理解为商品的含义不同了,但是,严格意义上讲,情人节这天的消费者买玫瑰花,恐怕不是花本身!那么,价格的厘定当然也就要出现变化!
十楼说得好!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个人偏好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是消费者的机会成本问题
消费者的接受价格应该与其和对方的感情程度以及花的质量成正比~
个人认为供给需求只是很小一部分。
从消费者心理来看是不是更好?比如效用
另外就是信号,情人节送花,不论价格多高这是一种信号的传递,就和行为金融学版那个问题一样
制度行为版际互动][讨论]“吉利”的代价?
https://bbs.pinggu.org/thread-73403-1-1.html&page=1
受供求影响的,但又由于价格偏高,使一部分人放弃购买。最后使价格下降,需求增加。我觉得就是供求变化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情人节那天的玫瑰花的价值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其本身的实际价值;二是在当天它所蕴涵的象征意义,这也正是为什么在当天玫瑰花会卖高价的主要原因.
但价格又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其特定的日期,导致其供大于求,因此,商家提高了其价格预期,从而抬高价格,大量进购货源
当到晚上是需求下降,而且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已经削弱,从而使其价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