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以撤稿事件为契机推动科研评价制度改革
http://pl.ifeng.com/a/20170616/51262047_0.shtml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正在对撤稿论文逐一彻查”,“相关部门对涉事论文作者承担或正在申请的科研项目、基金、人才计划和科技奖励等也进行全面排查,已经暂停了部分涉事作者承担或申请的科研项目”,“对查实存在问题的论文作者,将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开”,“涉事作者获得的科技奖励、学术奖励、荣誉称号等荣誉,职务、职称等都可能被撤销,奖金将被追回”,“情节严重的涉事作者,将永久取消其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资格,同时要进入科研诚信和其他领域信用信息系统”……这的确是一种不护短、零容忍的态度。
撤稿事件发生后,论文代写代投的灰色产业链进入官方视野,学术界公认一些中介机构实为学术造假的帮凶。现在科技部官员透露,科技部、教育部、卫计委等部门正会同中央网信办、工商管理部门开展清网行动,封停、禁搜、屏蔽与代发论文、论文买卖等相关的Q Q群、历史信息、网络广告等,取缔第三方中介机构的网站、网店;对经查确实存在违规违法行为的相关经营实体和责任人,依法依规处理。
一两个科研人员造假或许可以归因于个人品行,对大面积学术造假的反思当然不能停留于此。科技部官员对媒体坦言,此次集中撤稿事件的成因复杂,我国的科研评价制度不够完善、分类评价改革措施落实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另外,我国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多停留在学术道德与内部处理层面,导致学术造假成本过低。
承认撤稿事件暴露的问题非常严重,强调查实的作假者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付出代价,同时还注意区分不同作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处理以免误伤,更重要的是,指出了积久而成的机制体制弊端,实际意味着对包括本部门在内的相关机构的责任也并未避讳。不能不说,科技部这一次的调查和处理体现了科学的精神,因此也更能使人们对中国治理学术造假的前景乐观起来。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对涉事作者不护短、零容忍;取缔涉事第三方中介机构的网站、网店;对存在违规违法行为的相关经营实体和责任人,依法依规处理,表明相关部门处理本次事件的决心和力度。但如此规模的撤稿,亦说明科研评价的机制体制存在问题。如何完善,就怕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评价体系为例,学历、资历、论文还是可以量化的客观指标,如果完全用一些主观指标代替,则需要在设计中如何保证公平公正保持审慎态度!
4.昨日你阅读的时间量(小时计算,如0.5小时)
2小时
5.你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小时计算,如20小时)
51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