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个人认为第一和第二组优势最大,同时按以下条件判断:
a 是否在精算部里有关系?这个有关系的人是否控制了招人的最后决定权或有很大的影响力?举些例子,关系算很强大的有:公司最大股东公司的高管的女儿今年大学毕业,即使她学文科的,一门精算考试都没考过,想来精算部工作;公司高管的好友的儿子今年数学系毕业,想来精算部工作;总精算师当年读书时候的铁哥们的侄子也想来精算部工作;总精算师的大学恩师的现在的爱徒想找工作。不算关系的有:我的师兄师姐很多都是在这家公司工作的,我们有一面或几面之缘;我在什么讲座或场合,认识了什么在XX公司做精算的大牛,我还有他的qq msn 能聊上几句。实话实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系是最当王道的找工作利器。不得不承认人情世故是社会上最需注意的生存法则,各位离开校园了就会更深刻体会了。每年中国很多本来就不多的精算级入门职位都是这样被解决掉的。
b 是否曾经在精算部实习过。不过提醒各位若有精算实习经验的,万不可在简历或面试上吹的过头,因为面试官对于你是否有吹牛两三句话可以轻易识破,不算太过的吹嘘大家都可以理解,我当年也吹过;但是过分了就不好了。精算圈子很小,面试官很容易打电话去你实习过的单位求证。
c 学校和专业的名气、与精算的相关度、考试通过的门数、在校成绩。在我眼里复旦或北师大数学系参加精算考试和南开读精算的学历都是一样的,所以只要你学校牌子好,只要你是读数学统计相关的,并不需要太在意你是不是精算专业科班出身。如果你学校牌子更是好中之优,你就是读文科,只要你参加了精算考试并且过了相当于北美前4门左右或者一定科目的中精考试,我觉得至少在学历专业这一关我不会轻易把你的简历筛下来。
d 是否有其它金融行业的实习或工作经验,具体的内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