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ye 发表于 2010-4-23 11:13 
夸克之一 发表于 2010-4-23 08:53 
14# summerye
对不起,我的工作是学习知识与研究课题。除此以外的事情我确实不清楚,因为所谓“秘书”这个职务不是在所有地方都有的,比如我所在的学院就没有干这个差事的“秘书”。而且不是所有的“宣传”都是合理的,不能因为习惯了CCTV的新闻播报就说世界本来就是那个样子的。万分抱歉,世界并不是如我们所看到的“宣传”那样的。
你觉得我扯得太远,好吧,那么我们扯个近点事情。宋老师从斯德哥尔摩毕业之后潜心向学一直处于蛰伏期,这个阶段“秘书”怎么不在学院新闻栏里写点文章。你也许会说,因为那时候他没有论文发表,无新闻可写。这便是问题,为什么一个人发了AER就要宣传,没有发表就没有必要宣传?宣传什么?无非是给自己的机构脸上贴金,这哪里是表彰个人的研究成果?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发表论文是为了讨论问题,这应该是发论文的本质。就算连带上它客观上的功能——毕业和评职称,那也不过就两种功能。不过现实中是什么情况,论文发表数还是机构的脸面,下一年经费的保障,是领导的政绩。这种情况下,宋老师不发文章就不是英雄,发了文章就一夜之间万人吹捧。我们是不是太熟悉“以成败论英雄”了?厌倦么?厌恶么?
我不知道你现在是学生还是教师还是普通研究人员,不知道你是否经历过蛰伏或者正在蛰伏。我想表达的意思无非两条:第一不要盲从,第二不要捧杀。中国学术落后的原因很多很多,体制问题是一直被诟病的,除此之外,我看从业人员的修养也是关键因素。现在很多人,西方的东西看不懂,因为外语不行;中国的典籍也不懂,因为古文不行,又没有很好地继承中国古代文人传统中的精华部分,造成不伦不类,不中不西。
扯那么多,还不是因为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真切希望多难可以兴邦而不是穿邦,甚至丧邦。
很欣赏你热爱我们的祖国!可是你能不能说些有用的,你一开始质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现在我想你也开始相信这是真的了,然后你又开始质疑这个宣传的必要性……整个就在吹毛求疵。
你还讨论“蛰伏期”,如果复旦连“蛰伏期”也宣传,先不讨论复旦是不是脑残了,我想你第一个就不相信吧,你连人家文章被接受了宣传一下就质疑半天,要是宣传说“宋老师正在蛰伏,马上会出顶级论文”,你岂不有更多话要说
我只能说你的逻辑实在超出了我理解的范围。你告诉我,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用的。
我质疑这个消息是因为没有查到原始文件,这有什么疑问么?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去查原始文件,因为我想看看文章,学习一下。我为什么质疑宣传,因为很多人盲从。你觉得我在吹毛求疵,那我很遗憾的告诉你,经济学研究就是在吹毛求疵。
你平时去超市买饮料会去画Indifferent Curve和Budget Line么?从这个角度说,经济学在把你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复杂化,同时各个流派的研究者还在互相质疑,质疑前提假设。有人质疑效用理论,有人质疑劳动价值论,等等。按照你的理论,经济学就不应该存在,反正去买瓶饮料是个很简单的事情,要质疑那就是吹毛求疵。
我说过要求他们宣传蛰伏期么?我只是说不要盲从,不要捧杀。
好了,我们各自干活去。